杨定海
- 作品数:69 被引量:32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美丽乡村”建设历程及发展内涵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美丽乡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题,但"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什么?国内研究缺乏对于乡村建设模式的统一梳理,社会各层级对于乡村建设模式以及新时期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理解不够深入。该文以时间为轴,通过探究现代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多元化模式,来深入分析乡村建设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 王鑫解馨瑜杨定海
-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家乐生态文明村绿道
- 一种用于骑楼修复的可调节支护螺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骑楼修复的可调节支护螺杆,涉及建筑支护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上柱和下柱,所述上柱的下端和下柱的上端通过伸缩调节机构同轴连接;所述上柱的上端和所述下柱的下端分别设置有...
- 林先宏杨定海刘丽李云飞王渝萱汤雨蓓张瑞陈璞玲
-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海南是我国一个大陆岛,经济及文化交流发展滞后,且相应冲击较小,使得其传统聚落相对沉淀较多原真信息,一直保持自身质朴、古拙的地域特色。时代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与时俱进,需要从地域特点出发,建立符合不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从研究海南岛传统聚落类型和特点着手,以历史文化名镇(村)、特色风情镇(村)、生态文明村三种方式为基础,探索建立覆盖海南岛全部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明确每种方式的建构策略和建设途径,引导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 杨定海
- 关键词:传统聚落
- 美舍河两岸文化演替脉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美舍河是海口和府城的水上大动脉,在海府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宋代以来,美舍河地区就是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沃土。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美舍河两岸不同类型文化的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美舍河文化发展脉络,彰显美舍河地区灿烂的古代文化,提升美舍河地区文化软实力,对美舍河地区文化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 夏文帅崔勇钦王渝萱杨定海
- 关键词:脉络
- 海南岛传统聚落生成、演变历程及动因简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本文从行政建制、人口迁移、生态环境三方面线索入手,分析了海南岛传统聚落演变的历程特点及内外的影响因素。海南岛传统聚落演变的外在因素表现为:自然地理环境促成原初聚落的空间布局;人口迁移建构了聚落的多元类型;行政建置强化了聚落地域分布的圈层格局。海南岛传统聚落演变的内在因素表现为:经济开发促使聚落区域的拓展与杂糅;文化交流引导聚落形态的融合与分异。
- 杨定海
- 关键词:传统聚落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三生”空间协调视角下乡村空间优化--以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空间存在生活空间无序扩张、生态环境衰退、生产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以万宁市和乐镇为例,尝试以“三生”空间格局对乡村类型进行分类,并指导乡村规划,探索新时期的海南乡村空间优化策略,促进乡村振兴。
- 范祥晔杨定海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 琼北乡村聚落边界形状的量化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以琼北地区的20个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样本,运用图底分析的方法,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3个斑块形状指数:即图形的周长面积比SI1、图形周长与等长宽比等面积的椭圆周长之比SI2和景观分维数SI3分别对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维数SI3先对聚落边界图形进行初步筛分排序,然后再结合图形外接矩形(弧形)的长宽比和形状指数SI2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图形的复杂性和破碎度,并且可应用此方法来研究琼北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
- 谢丹裴保杰杨定海
- 关键词:传统聚落
- 银杏叶片衰老与调节的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12
- 2001年
- 随着银杏叶片的自然衰老 ,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明显下降 ,质膜渗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不断增大 ,用1mmol/ L硫代硫酸银 (STS)处理 ,可减缓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下降 ,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质膜渗漏的增加 ,用 10 mmol/L的 Ca Cl2
- 苏冬梅杨定海冯兆云罗丽华
- 关键词:银杏叶片化学药剂处理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
- 海南昌化古镇特色风情镇区的保护与更新被引量:1
- 2013年
- 从研究海南岛昌化古镇的特点着手,确定以建设特色风情镇区作为昌化古镇的保护和更新的途径。具体是指通过镇区空间形态的调整,功能的转换等策略,完善和强化镇区特色。这一途径可引导其它古镇的保护与更新。
- 杨定海
- 关键词:传统聚落
- 基于三生视角研究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以海南省临高县透滩村为例
- 2022年
-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在匹配城市发展步伐的同时,保持自身地域特性,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冲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亟需思考的问题。基于“三生空间”角度,通过实地探查与调研,分析乡村景观建设中地域特色的设计与应用,归纳总结乡村本土文明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路径,并探讨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将来的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 刘诺伊夏文帅杨定海
-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