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微穿孔板二次余数扩散体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传统的共振吸声结构由于吸声频带窄而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将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二次余数扩散体(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以期获得在吸声频带和吸声峰值兼佳的复合结构。阻抗管实验研究表明,将QRD结构与微穿孔板复合之后,微穿孔板的吸声频带有了很大的扩展,并同时拥有了QRD结构双吸声峰的特点。经过复合,QRD结构的吸收峰吸声系数明显改善,从0.27提高到0.6以上,半峰宽拓宽到300 Hz以上;与微穿孔板变化规律一致,微穿孔板/QRD复合结构的中低频吸收峰频率随微穿孔板穿孔率的增大而向高频移动,随板厚的增加而向低频移动。
- 刘玲王佳琛包飞蔡俊
- 关键词:微穿孔板吸声系数
- 穿孔板褶皱复合结构声学性能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声学复合结构的研究是现在声学研究的热点。将隔声薄膜制作成褶皱结构,与穿孔板结构组合成复合结构。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对褶皱高度、穿孔率、穿孔板板厚、褶皱与面板之间的距离四个影响复合结构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褶皱结构有效地改进了穿孔板的吸声性能,复合结构降噪系数(NRC值)最高为0.600;对于NRC值,四个因素影响趋势为:随着褶皱高度、褶皱与面板之间的距离、穿孔孔径的增大,NRC值随之增大;随着穿孔板板厚的增大,NRC值降低;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褶皱高度,接下来依次为穿孔板厚、穿孔孔径、褶皱与面板之间的距离。
- 刘玲蔡俊熊红莲
- 关键词:声学褶皱穿孔板复合结构
- 一种路面吸声系数的现场测试方法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在不破坏路面结构的条件下得到路面的吸声性能,解决工程建成后的验收和测试问题,进行了阻抗管的结构改造,并搭建了阻抗管路面测试系统;以道路路面为研究主体,研究了密封材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运用传递函数法原理现场测试路面的吸声系数,通过比对现场实测结果与实验室路面样品测试结果,评价阻抗管现场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橡皮泥做密封材料时,密封效果较好;路面测试系统现场实测吸声系数曲线基本一致;现场实测吸声系数与路面样品吸声系数差值不超过0.04,属于误差允许范围内,两组吸声系数在800 Hz以上比较吻合,差值小于0.002,在250-630 Hz范围内差值在0.02-0.038之间,且在此频率范围内路面实测吸声系数低于实验室测试结果。
- 刘胜楠蔡俊王亚晨于晓娟刘玲
- 关键词:道路工程
- 顶端结构为声扩散体的声屏障降噪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介绍几种基本常见的Schroeder扩散体并分别应用于声屏障顶端。应用边界元法对扩散体声屏障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所有扩散体型声屏障降噪效果显著,在低频均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且低频降噪量比传统的声屏障要高3~5 dB。同时发现素根序列(PRD)扩散体整体降噪效果最优,其在声屏障5 m后其降噪效果和其它类型的扩散体型声屏障比较,其插入损失要高0.61~1.52 dB,这为以后声扩散体应用于声屏障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吴文高蔡俊刘玲
- 关键词:声学声扩散体边界元法声屏障
- 二次余数扩散复合结构的声学性能驻波管研究
- 本文通过驻波管实验来研究二次余数序列扩散体(QRD)复合结构的声学性能。实验主要将阻性单元和抗性单元与QRD结构复合,利用驻波管测定1/3倍频程下各种复合结构的吸声系数,从而得到较优的QRD复合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
- 刘玲蔡俊熊红莲吴文高
- 关键词:声学性能吸声系数
- 微穿孔板复合对二次余数扩散结构扩散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扩散吸声结构(Diffsorber)能应用于室内外声品质的改善,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微穿孔复合二次余数扩散(Quadratic residue diffusers,QRD)结构能显著提高低频吸声性能,但复合对扩散性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论文对QRD结构及其与厚度为0.6 mm,穿孔率为1%、2%、3%的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的扩散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反射声能极坐标图和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微穿孔复合QRD结构在中低频特别在结构自身共振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扩散系数在0.8到0.95之间,随着频率增加,复合结构的扩散性能有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微穿孔板的吸声性能,复合后结构的空间反射声能普遍降低5 dB左右。
- 包飞刘玲王亚晨雷学东蔡俊
- 关键词:微穿孔板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