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杨安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粘蛋白
  • 2篇人原发性肝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钙粘蛋白
  • 2篇肝切除
  • 2篇肝切除术
  • 2篇E钙粘蛋白
  • 2篇N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阻断
  • 1篇预后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刘杨安
  • 4篇黄志勇
  • 3篇纪桂宝
  • 2篇梁宾勇
  • 2篇侯平
  • 2篇陈孝平
  • 1篇魏双
  • 1篇占大钱
  • 1篇王洋洋
  • 1篇张二雷
  • 1篇刘富瑶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无肿瘤包膜的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阐明无肿瘤包膜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肿瘤包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肝癌切除术后无瘤生存及总生存,分析影响无肿瘤包膜肝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9年间手术切除的210例肝癌,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无包膜与有包膜的肝癌临床病理特点,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无瘤生存及总生存,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单因素分析影响无肿瘤包膜肝癌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率的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无包膜肝癌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肿瘤包膜的肝癌在性别、年龄、肝硬化、Child分级、HBsAg、甲胎蛋白、门静脉高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直接胆红素、血小板计数上与有包膜的肝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无肿瘤包膜肝癌总胆红素值显著高于有包膜的肝癌(P=0.005).无肿瘤包膜肝癌血管侵犯、中低分化的比例显著高于有包膜肝癌;无肿瘤包膜肝癌1、3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6%、34.2%及30.8%,显著低于有包膜组的91.0%、78.0%及64.9%(均P〈0.001),无肿瘤包膜肝癌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53.6%及44.2%,显著低于有包膜组的97.3%、88.9%及77.3%(均P〈0.001).影响无肿瘤包膜肝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子为中低分化程度(HR,3.181;95%CI,1.428~7.082,P=0.003)、血管侵犯(HR,4.164;95%CI,2.063~8.405,P<0.001);影响无肿瘤包膜肝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子为Child B级(HR,3.92;95%CI,1.176~13.066,P=0.026)、中低分化程度(HR,14.875;95%CI,2.039~108.496,P〈0.001)、血管侵犯(HR,7.112;95%CI,3.60~14.05,P<0.001).结论 无肿瘤包膜肝癌比有包膜的肝癌更易发生血管侵犯,分化程度更低,术后复发率更高,总生存率更差.
刘杨安刘富瑶张二雷纪桂宝侯平梁宾勇黄志勇
关键词:肝癌肿瘤包膜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
E、N钙粘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N钙粘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86例,对石蜡标本连续切片,进行E、N钙粘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SPSS17.0软件分析E、N钙粘蛋白的表达类型与...
刘杨安
关键词:E钙粘蛋白原发性肝癌
文献传递
E、N钙粘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E、N钙粘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86例,对石蜡标本连续切片,进行E、N钙粘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SPSS17.0软件分析E、N钙粘蛋白的表达...
刘杨安
关键词:E钙粘蛋白原发性肝癌
文献传递
Ku80分子表达对肝癌细胞DNA双链损伤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Ku80分子表达对肝癌细胞DNA双链损伤水平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检测40例肝癌和癌周组织中γ-H2AX和Ku80表达水平;将Ku80基因转染到SMMC7721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γ-H2AX焦点分布和蛋白表达。结果γ-H2AX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周比较明显增高(31/40,77.5%),而Ku80表达明显减低(30/40,75%),γ-H2AX表达上调与Ku80表达下调相关(P〈0.05);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Ku80的克隆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u80高表达克隆γ-H2AX焦点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1);Westernblot显示,Ku80高表达克隆γ-H2AX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结论Ku80表达下调与肝癌细胞的DNA双链损伤相关,Ku80分子表达可减低肝癌细胞DNA双链损伤水平。
魏双黄志勇刘杨安王洋洋纪桂宝占大钱
关键词:KU80人肝细胞癌Γ-H2AX
肝硬化对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肝硬化患者和非肝硬化患者的单个小肝细胞癌(长径≤5cm)手术切除疗效,探讨肝硬化对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01年4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肝脏外科中心接受肝切除术的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共256例分为非肝硬化组(44例)和肝硬化组(2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男性227例,女性29例;年龄14~79岁,中位年龄49岁。224例(87.5%)患者合并乙型肝炎,241例(94.1%)患者术前肝功能为ChildA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结果非肝硬化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0%、85.3%、68.5%和100%、92.5%、92.5%,肝硬化组患者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1%、58.6%、45.0%和93.8%、78.7%、67.8%。非肝硬化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组(χ^2=8.756,P=0.003;χ^2=8.603,P=0.003)。血管侵犯、肿瘤中低分化、无肿瘤包膜和肝硬化是影响单个小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血管侵犯、肿瘤中低分化、无肿瘤包膜等肿瘤生物学因素外,肝硬化亦是影响单个小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劣于非肝硬化患者。
梁宾勇黄志勇刘杨安侯平纪桂宝陈孝平
关键词:肝硬化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血流阻断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肝脏外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止血技术的发展史。自1908年Pringle首次采用捏压肝蒂的方法控制肝脏术中出血起,肝脏手术血流控制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全肝血流阻断、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等技术。熟悉肝切除术中血流阻断技术并合理应用,对指导肝脏外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黄志勇刘杨安陈孝平
关键词:肝切除术阻断技术入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止血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