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莉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电站
  • 4篇水电
  • 4篇水电站
  • 3篇地质
  • 2篇地质构造
  • 2篇应力场
  • 2篇右坝肩
  • 2篇金沙江
  • 2篇构造应力
  • 2篇构造应力场
  • 2篇坝肩
  • 1篇单元法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断裂
  • 1篇地震破裂
  • 1篇地质结构
  • 1篇断裂能
  • 1篇压强度
  • 1篇岩体
  • 1篇生土

机构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煤炭科学研究...

作者

  • 7篇谢莉
  • 4篇李渝生
  • 4篇曹建军
  • 3篇刘根亮
  • 1篇孙社强
  • 1篇刘小平
  • 1篇陈佳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甘肃水利水电...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水科学与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右坝肩2<'#>变形体成因控制条件及稳定性研究
黄登水电站坝址区位于云南省兰坪县营盘镇境内澜沧江上游中高山深切河谷,工程建设区地处唐古拉~兰坪~思茅地槽褶皱带的二级地质单元兰坪-思茅坳陷西部。坝址区右岸岩体,总体上为片理化变质火山角砾岩夹变质凝灰岩(T3xd)和板岩(...
谢莉
关键词:地质结构稳定性分析
文献传递
金沙江某水电站地质构造及其对下游坝址的工程影响
2009年
某水电站工程场地位于金沙江中游河段内,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坝址区前期受印支运动期NE向构造应力作用,后期又逐渐转向为NNE向。坝址区发育有其宗向斜褶皱构造,轴向延NW-SE向展布,由于枢纽方位与坝址区河谷方向近重合,其宗向斜控制了坝址区的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展布。主要构造应力场的三向应力状态由"潜在逆断型"转变为"潜在走滑型"。地质构造的复杂,成为影响坝址选择及枢纽布置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坝址区地质构造的研究,也为坝型设计的合理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谢莉李渝生曹建军刘根亮
关键词: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场
水泥与环氧树脂改性生土材料试验研究
2024年
为了改善生土材料存在强度低和耐久性差的缺陷,利用水泥和环氧树脂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了试块的破坏特征、强度变化及改性机理。结果表明:①掺入水泥能够显著提高生土试块的强度,与纯生土试块相比较,水泥掺量为11.00%时,试块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断裂能分别提高了105.93%、115.77%和82.35%;②掺入环氧树脂能够有效提高生土试块的强度,与纯生土试块相比较,环氧树脂掺量为7.00%时,试块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断裂能分别提高了55.93%、51.05%和50.49%。③综合考虑试块强度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确定水泥和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5.00%和7.00%。
胡颖张文捷谢莉
关键词: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断裂能
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岩体倾倒变形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1
2009年
对该水电站坝址区陡立反倾板状结构岩体而言,纵向河谷的地形特征,使坝址两岸边坡大范围发育倾倒变形。针对该水电站倾倒变形问题,在掌握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岩体倾倒变形基本特征及破裂程度分级等分析,建立边坡离散元的工程开挖和破坏机理的数值计算模型,得出了工程开挖边坡岩体倾倒变形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发展过程为:初期弱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剪切错动、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拉张变形、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切层张-剪破裂及极强倾倒破裂岩体的折断张裂(坠覆)破裂。研究结果为倾滑体的稳定性评价及工程开挖施工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谢莉李渝生曹建军刘根亮
关键词:离散单元法
汶川地震区青川县乔庄镇地震断裂问题被引量:3
2009年
汶川特大地震导致了青川县乔庄镇(主城区)遭遇了较为惨重的特大灾难。县城的恢复重建工作受到地震断裂、山体变形、强烈的余震活动等严重制约。尤其是地震断裂问题,更是对能否原址重建起决定性作用。在参考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该镇的地震断裂问题进行了评估,确定了青川-平武断裂(龙门山后山断裂主断裂之一)分三条分支断裂(北支断裂、中间断裂、南支断裂)穿过乔庄镇主城区的大致方位和走势,并且现场发现该三条分支断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破裂(如地表破裂,山体震裂等),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强震的孕震构造。
刘根亮李渝生陈佳谢莉
关键词:地震断裂地震破裂
金沙江某水电站地质构造及其对下坝址的工程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某水电站工程场地位于金沙江中游河段内,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坝址区前期受印支运动期NE向构造应力作用,后期又逐渐转向为NNE向。坝址区发育有其宗向斜褶皱构造,轴向延NW-SE向展布。由于枢纽方位与坝址区河谷方向近重合,其宗向斜控制了坝址区的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展布。主要构造应力场的三向应力状态由"潜在逆断型"转变为"潜在走滑型"。地质构造的复杂,成为影响坝址选择及枢纽布置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坝址区地质构造的研究,也为坝型设计的合理优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谢莉李渝生曹建军
关键词: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场
浆液配比对淤泥及淤泥质土固结体强度的影响
2009年
淤泥和淤泥质土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软土。当直接在含有较高有机质的淤泥和淤泥质土中采用常规的高压喷射注浆法难以形成理想的固结体,加固效果不明显。在腐殖质等土中,水泥难以凝固。重点分析优选出针对不同土性指标的淤泥、淤泥质土合适的注浆材料及配比,分析注浆材料以及配比对固结体强度的变化规律。
曹建军孙社强谢莉刘小平
关键词:高压喷射注浆强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