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环糊精
  • 2篇糊精
  • 2篇Β-环糊精
  • 2篇包合
  • 1篇制剂
  • 1篇制剂研究
  • 1篇溶出度
  • 1篇溶解度
  • 1篇生理活性
  • 1篇吲哚丁酸
  • 1篇微粉
  • 1篇微粉体
  • 1篇稳定性
  • 1篇木耳
  • 1篇活性
  • 1篇黑木耳
  • 1篇粉体
  • 1篇Α-萘乙酸
  • 1篇Β-环糊精包...
  • 1篇Β-环糊精包...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袁放
  • 2篇王春艳
  • 2篇任勇
  • 2篇高茜
  • 2篇张敏敏
  • 2篇郝佳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木耳—环糊精超微粉体及制剂研究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广泛的生理功能,其细胞破壁率(粉碎粒度)、成分溶解性及分散性制约影响产品性能作用效果。超微粉碎技术通过高的破壁率以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释放,但黑木耳超微...
袁放
关键词:黑木耳环糊精超微粉碎制剂
文献传递
α-萘乙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出度及生理活性
2013年
为研究α-萘乙酸/β-环糊精的包合物对α-萘乙酸的溶解度及溶出度的影响,并探究α-萘乙酸/β-环糊精的包合物对植物生理活性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α-萘乙酸/β-环糊精包合常数,研磨法制备包合物,差示热分析法验证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对α-萘乙酸溶出度的影响,以玉米为材料,通过对其根的影响,探究包合物对植物生理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α-萘乙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常数为710 M-1;当包合质量比为1∶7时,α-萘乙酸的溶出效果较好;包合物对玉米的根长、根重皆有较明显的提高作用。说明环糊精包合技术能提高α-萘乙酸的溶出度,也能提高其对植物的生理活性的作用。
郝佳王春艳张敏敏丁丽莺袁放高茜任勇
关键词:Α-萘乙酸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生理活性
吲哚丁酸/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2013年
研究了吲哚丁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探讨利用包合技术来改进吲哚丁酸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β-环糊精能够包合吲哚丁酸(包合常数Ka为1 974 L/mol),可形成1∶9的稳定包合物,包合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吲哚丁酸的溶解度,加快溶出速率,增强其稳定性。
王春艳任勇郝佳张敏敏丁丽莺袁放高茜
关键词:吲哚丁酸Β-环糊精包合作用溶解度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