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杰
- 作品数:3 被引量:1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根系化学讯号与稻米品质的关系被引量:36
- 2006年
- 目的试图阐明水稻根系化学讯号与米质形成的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水稻材料,测定结实期根系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以及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灌浆中、后期根系Z+ZR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2~0.90),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8~-0.78);灌浆中期根系ABA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91),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灌浆中期根系ACC浓度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0.98),灌浆后期根系ACC浓度与米粒的垩白度和垩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9~0.96)。结实期根系分泌的苹果酸和琥珀酸越多的品种,其稻米淀粉谱的崩解值越大,消解值越小;而根系分泌的酒石酸和柠檬酸越多的品种,结果则相反。根系分泌乳酸较多的品种,稻米的胶稠度和碱化值较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结实期外源ZR、ABA和ACC处理根系后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内源激素(Z+ZR,ABA,ACC)同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基本吻合。施用菜籽饼作有机肥,可以提高根系苹果酸和琥珀酸浓度并增大崩解值和降低消解值。结论根系化学讯号对稻米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根系化学讯号,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 杨建昌常二华张文杰王志琴刘立军
- 关键词:水稻根系蒸煮食味品质
-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和蒸煮品质的关系被引量:86
- 2004年
- 以10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胶稠度(GC)、碱化值(ASV)和直链淀粉含量(AC)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ADPGPase、SSase和Q-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前两个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在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之前,Q-酶活性峰值的时间与Tmax趋于同步。上述各酶在灌浆前期的活性、灌浆期的最大活性和平均活性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籽粒中淀粉的含量(mg·粒-1)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各期籽粒中ADPGPase活性以及灌浆前、中期的Q-酶活性与蒸煮品质(GC,ASV和AC)的相关均不显著;灌浆前期SSase活性与GC和ASV呈显著负相关,与AC呈显著正相关,灌浆中期和后期的SSase活性以及灌浆后期的Q-酶活性与GC和ASV呈显著正相关,与AC呈显著负相关。灌浆前期喷施玉米素或脱落酸对籽粒中的ADPGPase、SSase和Q-酶活性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 赵步洪张文杰常二华王志琴杨建昌
- 关键词:水稻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灌浆速率蒸煮品质
- 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垩白性状的差异被引量:36
- 2006年
- 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武育粳3号为材,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粒位籽粒间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稻穗同一部位,籽粒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二次枝梗高于一次枝梗;一次枝梗上第6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高,第1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低;在二次枝梗上,第1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低,第3、4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高;垩白粒率,一般穗下部〉中部〉上部;一次枝梗上第2粒位籽粒最高,第1或第6粒位籽粒最低;在二次枝梗上,一般以第1粒位籽粒最低。在0~240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
- 董明辉桑大志王朋张文杰杨建昌
- 关键词:粒位垩白度垩白粒率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