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碧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肿瘤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耐受
  • 1篇医科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风险
  • 1篇营养治疗
  • 1篇生物医学模式
  • 1篇糖蛋白
  • 1篇氢吗啡酮
  • 1篇热疗
  • 1篇热疗法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肿瘤患者
  • 1篇肿瘤学
  • 1篇肿瘤研究

机构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市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陈碧
  • 2篇谢恬
  • 1篇段广亮
  • 1篇朱桂婷
  • 1篇隋新兵
  • 1篇吴式琇
  • 1篇陈芳芳
  • 1篇陈艺丹
  • 1篇丁飞
  • 1篇李永强
  • 1篇陈艺丹
  • 1篇应丽美
  • 1篇王凯峰

传媒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内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54
2017年
我国关于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逐年增多,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显示,我国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患病率可高达40%~80%,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则更高。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生存时间。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死亡率,同时增加患者总生存期。由此看出,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日趋重要,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肿瘤患者临床营养研究的进展,就国内关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肿瘤营养治疗和营养研究的新思路,即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尽早使用合适的营养筛查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在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中给予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应丽美陈芳芳陈艺丹莫丽钦朱桂婷李永强程宇明丁飞段广亮陈碧龚林燕施海斌王凯峰
关键词:肿瘤营养风险营养不良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在抗肿瘤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药物载体在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TPGS除了作为药物载体,有提高抗肿瘤药物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逆转耐药。由于其作为一个维生素的衍生物,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为辅料的研究上,而其作为潜在的抗肿瘤的活性目前研究较少。此外,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深入研究。全文对TPGS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斐陈碧龚林燕陈艺丹王凯峰
关键词:抗肿瘤P-糖蛋白细胞凋亡
温和光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无创的癌症治疗新策略,即把具有较高光热转化效率的材料(photothermal agent,PTA)注入人体内部,利用靶向性聚集在肿瘤组织附近,再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等外部光源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死癌细胞.然而,光热治疗所需要达到的高温可能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因此,相对低温的温和光热疗法(mild photothermal therapy,MPTT)备受关注.温和光热疗法本身的抗肿瘤作用有限,通常需与其他疗法联合以构建协同治疗体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近期,本团队合成了一种二维锗量子点光热转换材料,突破了既往无法得到二维材料以及传统材料光热转换效率低的重大难题.本文从温和光热疗法常用光热转换剂的类型及特点、主要障碍及其解决策略、抗肿瘤作用机制、与其他疗法联合的效果等方面对温和光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讨论,旨在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黄星星刘颖张若男冯娇刘水平段婷张明明项煜陈碧陈夏颖陈鹏张文政谢恬谢恬隋新兵
关键词:肿瘤纳米材料联合疗法
盐酸氢吗啡酮对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癌痛患者爆发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爆发痛是肿瘤患者癌症疼痛控制的难点之一。目前临床上仅有盐酸吗啡应用于癌症爆发痛治疗。盐酸氢吗啡酮做为新型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其镇痛起效快、效果好,但目前尚未常规应用于癌症爆发痛治疗。本研究分析盐酸氢吗啡酮在阿片类药...
陈碧
关键词:癌痛阿片类药物耐受氢吗啡酮
文献传递
消化系统肿瘤营养治疗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2019年
消化系统肿瘤的营养治疗在抗肿瘤作用中的重要性远高于其它系统肿瘤,在临床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全文就消化系统肿瘤营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估、治疗、结局、随访以及家庭营养支持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及文献分析进行阐述。提出了消化系统营养治疗应遵循常规、规范、全面、科学的原则,并结合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给肿瘤患者一个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治疗至关重要。同时也针对消化系统营养支持尚缺乏国内充分的数据及定量评价指标等问题,分析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循证医学依据。
王凯峰莫丽钦陈艺丹龚林燕陈碧杨斐吴式琇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营养治疗
“新医科”背景下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被引量:11
2021年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中国医学事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顺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适应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技术(工程)”医学模式的转变,教育部提出“新医科”建设。“新医科”建设是指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1],旨在推进医、理、工、文等多学科交叉教育,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学+X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具备综合素养高,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精尖”人才[2]。
隋新兵黄星星陈碧陈碧张若男谢恬
关键词:生物医学模式肿瘤学人工智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