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认知语法基于使用模式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2011年
- 认知语法强调人对语言系统的实际使用和人关于语言使用的知识。语言知识产生于语言运用,语言知识是在具体使用和不断的修正过程中抽象出来的,规则是在具体示例中抽象出来的。语言习得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由语言性的经验所驱动。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式为解释人类如何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式与方法。
- 于红戴卫平
- 关键词:认知语法习得
- 英语名物化及基本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英语是一种名物化的语言。英语名物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语篇语序逻辑紧密、语言简洁生动、内容客观丰富、经验意义抽象化。
- 戴卫平于红
-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物化英语
- 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MTI的CAT课程建设探索被引量:26
- 2013年
-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翻译硕士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为例,结合培养目标和石油行业特色,将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网的翻译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对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作者认为,翻译项目实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达到翻译人才培养专业化、实践型、职业化的要求。
- 于红张政
-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硕士翻译能力
- 英语“爵”词——成因·解读
- 2011年
- 英国英语中有很多"爵"词语和表达法,这与英国特有的贵族体制密不可分。研究"爵"成因、"爵"使用、"爵"称谓以及泾渭分明的"爵"等级有助于解读不列颠"爵"文化,同时可加深理解汉译的"爵"。
- 戴卫平于红
- 关键词:贵族
- 构式习得与语言习得被引量:1
- 2011年
- 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习得的起点。构式的习得过程就是语言的习得过程。语言习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语言必须是一个一个语言单位的习得。构式的习得是由输入驱动的。高频出现的词语在记忆表征中得到了强化,并产生语块化,而作为语块的那部分,则作为整体存储在心理词库中。
- 于红戴卫平
- 关键词:构式语块
- 生成语法“生成”研究
- 2011年
-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形式形成的机制是生成的,因此他的学说又称为生成语法。乔氏主要理论建设大都是围绕着语法的生成假说展开的,并提出了很多详细的概念和假设。乔氏理论虽几经大的变动,但是在"生成"这一点上始终是一致的,可以说这代表了乔氏的基本语法观。
- 于红戴卫平
- 关键词:生成语法
- “English”研究:Englisc,X-(g)lish,Englises,Englishes
- 2011年
- 正如足球这种国际体育项目已经不再被人与发源地英格兰联系在一起一样,英格兰英语已不再属于英语母语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以此从对Englisc,X-(g)lish,Englises,Englishes,Englic,Globish等术语的溯源与解读,阐述英语从英格兰英语发展成世界英语的嬗变过程。
- 戴卫平于红
- 关键词:世界英语
- “上、下”的地位隐喻被引量:1
- 2008年
- 垂直性方位词“上/下”被用于不存在空间方位的社会等级上。本文从空间关系的选择、表达方式及认知模式的角度对“上/下”的地位隐喻进行研究。
- 于红戴卫平
- 关键词:方位隐喻社会等级
- 英汉“视觉”词的“思维”义被引量:1
- 2008年
- 视觉是人类最凸显的感觉。视觉是人们获取客观世界信息的基本来源。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原本是对于视觉概念域的描述的词,随着词义的引中和发展,带有了与思维意识活动有关的喻义。从实际语料出发,阐述英汉语中视觉词的思维活动喻义。
- 戴卫平于红
- 关键词:视觉词隐喻思维活动
- 刍议“God”的中文翻译
- 2007年
- 汉语"上帝",是由基督教教义《圣经》中的God一词翻译而来。汉语文化语境中的"上帝"能否在我国文化中保持其原有的宗教形象和文化内涵依赖于国人对"上"和"帝"的理解。本文从"上"和"帝"的隐喻来剖析"God"的翻译。
- 于红戴卫平
- 关键词:GOD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