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作品数:41 被引量:19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更多>> 发文基金: 霍英东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自适应阻抗匹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阻抗匹配装置。该自适应阻抗匹配装置,包括:单片机的主控模块;GPS授时模块;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其与所述单片机的主控模块通信进行电流采集;霍尔电压传感器,其与所述单片机的主控模块通... 王猛 胡亮亮 邓明 冯令良 王雨佳 郭丽 刘伟 钟立鹏文献传递 海洋环境中松散沉积物的测年方法 被引量:1 2011年 测年方法的广泛应用为不同区域精确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年代数据。但陆内与海底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类型均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沉积物测年方法也应有所区别。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海洋环境下松散沉积物的测年方法。通过对目前第四纪常用测年方法的归纳和总结,针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不同测年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了适用于海底松散沉积物的210Pb,14C、光释光、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古地磁等测年方法。沉积物年代研究在海洋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年代数据,一方面应根据沉积物类型和大致估算的年龄范围选取合适的测年方法,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进行各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对比。 刘伟 初凤友 李琦 韩喜彬关键词:松散沉积物 光释光 古地磁 吉林钾长花岗岩构造背景及铀对大型金矿床的控制 被引量:8 1999年 U的放射能和特性构成吉林夹皮沟金矿和海沟金铀矿主要成矿条件之一,它从另一侧面为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形成探求一条新途径:(1)成矿背景效应:板块俯冲使幔源物质发生分熔形成含铀钾长花岗岩,随构造活动的进行U进一步富集,由U、K蜕变出α粒子组成一个巨大放射能量场;(2)加热释放效应:幔源基性脉、C-H-O流体和壳源中酸性脉、岩浆热液同时脉动性上侵;(3)富硅低钙效应:石英正长斑岩脉控矿;(4)辐射致色效应;(5)易溶稳定效应:U6+易溶呈络离子;(6)有利载金效应:UO22+加入易形成黄铁矿;(7)选择沉淀效应:沥青铀矿沉淀同时易促使Au和多金属硫化物沉淀;(8)产状控制效应:因钾长花岗岩体形态、大小与金矿规模、产状具对应关系,所以探矿靶区应重点选定在钾长花岗岩体之内或之上的变质及沉积地质体中。 孙忠实 邓军 翟裕生 翟裕生关键词:钾长花岗岩 铀 金矿床 找矿标志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5 2008年 在14C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屋山泥炭剖面和遂西县下录泥炭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腐殖化度、有机质含量变化,发现两个剖面在相同时段内的沉积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都比较吻合,充分证明了研究区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是控制两个地点泥炭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泥炭腐殖化度敏感地记录了古气候信息,其高值指示气候相对暖湿,低值指示气候相对冷干。50―30calka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暖湿,30―10calkaBP期间气候则相对冷干。将其腐殖化度与格陵兰NGRIP冰芯δ18O对比发现:50―30 cal ka 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存在多次短尺度的气候冷干事件,其中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很好地响应了Heinrich事件H5-H3。 马巧红 钟巍 薛积彬 甄治国 刘伟 郑琰明 蔡颖关键词:泥炭 腐殖化度 晚更新世晚期 气候变化 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生成、分解机理 刘伟 方银霞 李琦文献传递 印刷电路板的智能检测系统研究 随着电子元件的微小化、细密化发展。电子元件的制造多采用SMT技术,但采用这种技术制造的印刷电路板工艺相对复杂,焊点特征比较隐蔽。焊点检测成为检测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检测方法电学检测及光学检测智能化较低,所以智能高效的检测... 刘伟关键词:图像处理 LMBP算法 BP算法 MATLAB仿真 文献传递 中国热带北缘47-21ka.B.P.期间气候环境演变泥炭沉积记录的初步研究 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GES/)的开展,古气候环境重建已成为环境演变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地质信息记录体和气候代用指标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和敏感程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 刘伟关键词:气候环境演变 文献传递 中国不同区域MIS-3时期气候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08年 在对比分析前人对MIS-3阶段气候环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冰芯、石笋氧同位素与磁化率等各种代用指标,对中国不同区域在MIS-3时期的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区域MIS-3阶段的气候环境特征在大背景较为一致的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青藏高原在MIS-3阶段的早期(MIS-3c)和晚期(MIS-3a)较其它区域来说可能温度要高,降水量更为充沛,中期(MIS-3b)气候曾经一度变冷变干,存在着千年尺度的气候转换;东亚季风区主要以暖湿气候为主,西南季风区则以凉湿为主,而温湿的气候环境可能是MIS-3时期西北地区主要气候特征.区域对比研究还发现,Heinrich事件与D-O循环在中国不同地区同样着存在不少记录. 甄治国 钟巍 薛积彬 郑琰明 刘伟关键词:气候变化 HEINRICH事件 塔北南斜坡区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塔北南斜坡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深度大于6500m)已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对其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仍不够清楚.结合岩心、薄片、测井、录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等资料,运用构造演化史分析、储层特征描述等方法,... 姜华 王华 方欣欣 刘伟 张磊关键词:油气勘探 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影响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特点的内因分析 被引量:67 2002年 预交联体膨型凝胶颗粒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油田用新型深部调剖剂,是将一定浓度的主剂、交联剂、引发剂、添加剂、增强剂和热稳定剂等混合均匀,在地面环境下交联,然后经烘干、干燥、粉碎等工艺过程形成的凝胶颗粒。该颗粒是一种吸水性树脂,能够吸水膨胀,且膨胀后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弹性、强度和保水功能,具有抗温抗盐性能好、配制简单、施工方便、对非目的层污染少等优点。影响凝胶颗粒性能的因素很多。重点研究了交联体系中的各组分含量等内在因素对凝胶颗粒黏弹性和吸水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凝胶体系的合理配比。图7参4(白宝君摘) 白宝君 刘伟 李良雄 刘戈辉 唐孝芬关键词:预交联凝胶颗粒 深部调剖 性能评价 油田化学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