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艺术
  • 2篇葡聚糖
  • 2篇聚糖
  • 1篇修饰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素养
  • 1篇艺术形式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扫描探针显微...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试剂
  • 1篇水凝胶
  • 1篇曲率半径
  • 1篇缺损
  • 1篇人工骨
  • 1篇苄基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赵鹏
  • 3篇林超
  • 2篇张荣华
  • 2篇沈海军
  • 2篇时东路
  • 1篇李国东
  • 1篇徐晶
  • 1篇黄远亮
  • 1篇何海龙
  • 1篇席焱海
  • 1篇李坤
  • 1篇徐红珍
  • 1篇张劲娥
  • 1篇叶晓健
  • 1篇朱志良
  • 1篇秦瑶
  • 1篇郭娜
  • 1篇王淑红
  • 1篇王祎龙
  • 1篇郭华艳

传媒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复合体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新型搭载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联抗结核药物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TCP/INH-RFP-PCL/SM-SA),通过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观察其成骨性能。方法通过建立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将缺损区植入的阶梯缓释抗结核纳米人工骨(-TCP/INH-RFP-PCL/SM-SA)设为实验组(A组),缺损区植入-TCP设为对照组(B组),缺损区不做处理作为空白组(C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进行标本取材,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CT扫描、固定后组织染色分析,进而确定阶梯缓释纳米人工骨的体内成骨性能。结果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X线显示-TCP/INH-RFP-PCL/SM-SA实验组空白组相比较有着良好的成骨效能。同-TCP组比较成骨效能无明显差别。Lane-sandhu组织学和X线评分均显示: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材料-TCP/INH-RFP-PCL/SM-SA具有很好的骨传导性和骨再生能力,复合INH、RFP、SM三联抗结核药物后不影响复合材料的体内成骨能力。
席焱海赵鹏邓翠君李坤叶晓健何海龙
关键词:骨结核缓释骨缺损
葡聚糖凝胶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葡聚糖是一种细菌分泌的高水溶性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通过化学修饰,可将功能化葡聚糖用做制备不同目的(物质分离、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水凝胶支架材料。我们综述了近年来葡聚糖水凝胶的物理和化学交联的制备方法,以及葡聚糖水凝胶在组织T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范霖林超赵鹏李国东
关键词:葡聚糖水凝胶
生物还原响应的葡聚糖修饰的线性聚乙烯亚胺基因释放载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二硫吡啶端基化的线性聚乙烯亚胺(LPEI-SSPy,M_n=5 000)与巯基化葡聚糖(Dex-SH,Mw=5 000)的偶联反应,制备出生物还原响应的葡聚糖基线性聚乙烯亚胺(Dex-SS-LPEI),并将其用于基因释放载体的研究。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Dex-SSLPEI的氢谱与其化学结构一致。动态光散射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明Dex-SS-LPEI能够复合基因形成纳米尺寸的、表面带正电荷的复合物。毒性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对细胞的毒性较小。在n(N)/n(P)为最佳值(10/1)时,Dex-SS-LPEI与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复合物可以有效转染MCF-7和HepG2细胞,其效率优于22kDa的线性聚乙烯亚胺(LPEI,M_w=22kDa)阳性对照。荷瘤小鼠体内转染实验表明Dex-SS-LPEI可以通过静脉给药输送荧光素酶基因,导致体内各器官及肿瘤的转基因表达。在肿瘤内该转基因表达较其它脏器更高,并高于22kDa的LPEI在肿瘤内的基因表达。
王春晓林超赵鹏赵健
关键词:葡聚糖基因载体绿色荧光蛋白
新型聚己内酯/磷酸钙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探讨新型聚己内酯(PCL)/磷酸钙(CPC)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生物相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利用可溶盐晶体做造孔剂,制备PCL/CPC复合材料支架,以单纯PCL和CPC支架为对照组,Q800型动态力学分析仪进行动态力学性能试验(DMA),采用排水法测量孔隙率;灭菌后通过与犬BMSCs体外共同培养后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半定量及骨钙素(OC)半定量等方法检测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动物体内异位成骨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在PCL/CPC比例为7:3时达到最大,制得的材料孔径为250~350μm,多孔支架的孔隙率为70%~80%;BMSCs在新型PCL/CPC组、CPC组支架表面分布均匀,生长增殖明显较PCL组活跃(P<0.05);PCL/CPC组、CPC组BMSCs成骨行为与PCL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体内异位成骨检测提示,4周时PCL/CPC组为13.78%±1.60%、CPC组BMSCs为15.29%±1.20%,成骨显著强于PCL组BMSCs的7.56%±2.20%(P<0.05),表明PCL和CPC的复合明显改善了两种材料的缺陷,获得的PCL/CPC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与BMSCs共同构建具有成骨能力的三维立体组织工程化骨。
王淑红赵鹏张劲娥郭华艳郭娜黄远亮
关键词:聚己内酯生物相容性
胶原蛋白纳米超薄膜在生物材料表面的原位构建及表征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了以I型胶原蛋白(COL)为主要构成的纳米超薄膜。该类型薄膜厚度与涂层层数呈线性关系。通过"喷涂"方式,在未经任何理化作用处理的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表面可原位形成厚度可控的胶原蛋白薄膜结构,改善聚酯材料的亲水性。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实验中,聚乳酸(PLA)表面负载多层膜以后,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铺展。
周巍赵鹏林超文学军徐红珍张荣华
关键词:细胞相容性
发丝表面艺术及其创作被引量:3
2011年
发丝表面艺术指的是利用传统的手工微雕、微画工艺或先进的微纳米加工技术,在头发丝表面进行微观创作的艺术形式。根据不同的角度,发丝表面艺术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常见的发丝表面艺术创作技术包括手工创作、离子束(FIB)刻蚀技术、离子束化学气相沉积(FIB-CVD)技术、双光束聚合技术等。发丝表面艺术要发展,需要克服尺度、微观控制与定位、创作工具、科学与艺术素养的统一等几大瓶颈。
沈海军时东路赵鹏王龙
关键词:艺术形式艺术素养离子
5-氨基-2-(N,N-二苄基氨基)-3-羟基-1,6-二苯基己烷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 5 氨基 2 (N ,N 二苄基氨基 ) 3 羟基 1,6 二苯基己烷的合成方法。方法以L 苯丙氨酸为原料经苄基氯保护 ,分别与乙腈和苄基氯格氏试剂反应 ,再经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讨论以L 苯丙氨酸计算 ,总收率为 34%。
张荣华赵鹏徐晶朱志良
关键词:L-苯丙氨酸格氏试剂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与SPM艺术被引量:1
2011年
1引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发明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深入到了原子和分子层次。由于SPM探针针尖的曲率半径很小,通常为几百纳米,且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很近,在针尖与样品之间可以产生一个高度局域化的力、电、磁、光等场。该场会在针尖所对应的样品表面微小区域产生微缺陷、相变(如蒸发、熔化等)、化学反应、表面粒子移位等,这正是利用SPM进行纳米艺术创作(加工)的客观依据。
沈海军时东路王祎龙秦瑶赵鹏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艺术创作SPM曲率半径化学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