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集体行动的形成:一个文化视角的理论模型被引量:21
- 2019年
- 借鉴文化社会学理论,本文尝试厘清与批判社会运动研究的文化面向,并提出一个文化的理论模型来解释集体行动的形成过程。主流框架建构论强调集体行动动员的思想观念基础。然而,它却走向了忽视结构约束的意志决定论,文化仅仅成了集体行动参与者策略动员的工具箱资源。基于此,本文引入经典社会学中文化作为规范系统的观念,将其概念化为集体行动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性因素。这一理论模型认为集体行动是特定制度情境下作为规范系统的文化与作为工具箱的文化互动共生的产物,阐述了两者互动过程中的理论机制。本文以这一理论模型为参照框架,重新审视了裴宜理1922年安源大罢工的研究。最后反思了这一理论模型。
- 魏海涛
- 关键词:集体行动文化工具箱
- 官僚制结构与皇权的抉择——以清末丙午官制改革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皇权与官僚体制关系是帝国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在清末丙午官制改革中,面对中央、地方官僚体制的分权举动,为什么皇权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在中央官制改革中,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推行责任内阁制,将官僚体制中的不同群体联结起来,形成了规模更大的反对集团。反对集团提供的信息塑造了慈禧太后的认知和决策,责任内阁制流产。在地方官制改革中,作为决策成员的各省督抚将军形成一个松散关联的结构,督抚们依据地方利益来传递信息,形成了分异的信息流,限制了慈禧太后的任意专断权,使地方官制改革被搁置。虽然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专断权,但皇权对官僚体制分权意图的具体回应却因决策情境中网络结构的特征差异而有所不同。
- 魏海涛
- 关键词:皇权官僚体制网络结构
- 文化与迁移:青年“港漂”的融入适应过程被引量:1
- 2021年
- 迁移过程包括迁移动机和融入适应两个涵义。考察文化在香港就业的内地青年迁移动机和对流入地融入适应中的角色时发现:"香港"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空间为港漂群体留港工作提供了动机,此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和规范系统发挥功能。同时,港漂选择性、策略性地使用内地和香港社会的文化资源来建立界限,以锚定他们在香港社会融入中的安全位置,此时文化作为一种工具箱资源发挥功效。港漂群体的迁移过程是在两种文化观念的互动中完成的。
- 魏海涛姚红
- 关键词:文化迁移
- 从嵌入性到关系运作: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两重取向被引量:12
- 2022年
- 新经济社会学肇兴以来,嵌入性成为分析经济行动的主导范式。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嵌入性取向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丰富而优秀的成果。然而,嵌入性取向因概念抽象、形式嵌入、经济和社会对立等缺陷引起学者批评。在对嵌入性取向的反思下,泽利泽从亲密关系和经济交易相互交织的研究中发展出关系运作视角,形成经济社会学新的学术取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嵌入性取向的不足。文章将分别阐述嵌入性和关系运作两种取向和它们的代表性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这两种学术取向,以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反思源泉。
- 魏海涛
- 关键词:嵌入性经济社会学格兰诺维特
- 平台劳动者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 2022年
- 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平台劳动者群体。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平台劳动者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劳资关系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将平台劳动者研究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劳动控制研究、劳动自由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和劳动主体性研究。文章在回顾和评述四种基本研究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当前中国平台经济发展的现实经验,提出平台劳动者研究的新方向,以期推动相关研究。
- 魏海涛李国卉
- 关键词:劳动关系
- 关系类型、交易方式与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市场构建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建立了关系类型—交易方式—市场结构这一框架来理解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农民工与包工头的匹配是劳动力市场构建的中心,不同关系类型与不同交易方式的匹配塑造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研究发现,建筑业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嵌入—互惠型、嵌入—协商型和臂距—协商型三种交易类型。在不同交易类型下,双方的联结纽带、互动模式和维系交易的机制都不同,这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起源和多样性,提供了宏观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微观基础。
- 魏海涛
- 关键词:交易方式建筑业
- 集体行动的形成:一个文化视角的理论模型
- 2019年
- 引言滥觞于西方历史的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研究业已成为社会学中日趋成熟的学术传统,理论流派分立,学术观点争鸣,蔚为大观。国内对这一学术传统也有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反思。在这一传统影响下,很多国内学者借助不同的视角去探求中国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的集体行动,分析其形成条件、动员过程与后果。
- 魏海涛
- 关键词:集体行动文化社会学结构性障碍文化视角
- 从嵌入性到关系运作: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两重取向
- 2022年
- 新经济社会学肇兴以来,嵌入性成为分析经济行动的主导范式。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嵌入性取向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丰富而优秀的成果。在对嵌入性取向的反思下,泽利泽从亲密关系和经济交易相互交织的研究中发展出关系运作视角,形成经济社会学新的学术取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嵌入性取向的不足。
- 魏海涛
-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新经济社会学亲密关系格兰诺维特嵌入性学术取向
- 平台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过程理论:挑战与新议程
- 2024年
- 劳动过程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是探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及其动态机制的重要视角。平台经济的新形态改变了传统劳动过程理论兴起与适用的背景条件,对该理论构成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扩展机会。虽然平台经济创造了资本与劳动互动的新场景,但劳动力如何转化为劳动这一劳动过程理论的内核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平台经济背景下劳动过程理论的多元化议程,并对传统的核心概念赋予新的含义,以此为拓展劳动过程的理论边界和中国平台劳动者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 魏海涛
- 关键词:平台经济
- 乡村潜规则形成的惯例化——湖北HL艾滋病村庄的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乡村精英通过对政策的选择性解释与灵活的示范策略,在反复的实践行动中,使社会群体间偶然的示范—回应行为模式化为乡村的潜规则。与学界提出的制度"变通"和"通变"机制不同,这些潜规则的形成和维续过程嵌入村庄内生的秩序之中,是乡村非正式制度的衍生物,只对特定的群体起规范作用,有着明显的组织和群体边界,也不可能转化为正式制度。
- 徐晓军魏海涛
- 关键词: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