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不同层次海冰及冰下海水古菌丰度和多样性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解南极普里兹湾夏季不同层次海冰及冰下海水中古菌丰度及群落组成,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lter in 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海冰及冰下海水样品中古菌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不同层次海冰及冰下海水中古菌进行多样性分析,并结合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古菌的平均丰度随着海冰层次的下降呈下降趋势,初步推断可能受海冰中铵离子影响所致;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结果表明,仅在海冰底部样品中检测到古菌,且全部16S rRNA基因序列为泉古菌(Crenarchaeota),与来源于北极海水、海冰中古菌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属于泉古菌海洋类群I(Marine GroupⅠCrenarchaeota);冰下海水古菌多样性较高,主要归属于泉古菌Marine GroupⅠ和广古菌(Euryarchaeote)Marine GroupⅡ、Ⅲ。
- 马吉飞杜宗军罗玮俞勇曾胤新陈波李会荣
- 关键词:古菌
- 南极普利兹湾夏季海冰不同层次细菌丰度及多样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为了解南极普利兹湾夏季海冰不同层次中细菌群落丰度及组成。【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海冰不同层次中细菌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海冰不同层次中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并结合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细菌占海冰总细胞数比例随着海冰层次下降呈现上升趋势,初步推断可能受海冰中总有机碳,总有机氮以及磷酸盐影响所致。16SrRNA基因文库分析结果表明,上、中、底3个海冰分层样品获得的16 S rRNA基因序列归属于γ-变形细菌纲(γ-Proteobacteria),α-变形细菌纲(α-Proteobacteria)以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多数16S rRNA基因序列与分离培养自海洋环境、南北极海冰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90%-99%);在海冰底部样品中未检测到拟杆菌门;海冰不同层次中,细菌组成呈现些微的差异性,可能由铵离子在海冰不同层次的分布造成。【结论】海冰底部细菌数量最丰富。在海冰中,γ-变形细菌纲为优势类群。
- 马吉飞杜宗军罗玮俞勇曾胤新陈波李会荣
- 关键词:细菌RRNA丰度多样性
- 北极Ny-lesund地区真菌多样性分析及龙胆苦苷转化菌株的筛选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北极高纬地区(土壤及海洋沉积物)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真菌65株。1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表明,65株真菌分属25个属,其中数量上最丰富的是青霉属(Penicillium),有菌株20株,其次为丛赤壳属(Nectria)和节枝孢属(Articulospora),各有菌株6株。同时以β-葡萄糖苷酶作为标志酶筛选可以转化龙胆苦苷的菌株,得到阳性菌株28株,对于产酶能力强的9株菌以龙胆苦苷为底物进行转化研究,通过对转化粗提物进行TLC及HPLC分析,确定将C-5作为转化龙胆苦苷的目标活性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菌株C-5为青霉属真菌,暂定名为Penicillium sp.C-5。
- 许丹马吉飞苗祯李会荣陈波
- 关键词:真菌
- 白色噬琼胶菌QM38 β-琼胶酶基因agaD02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6
- 2010年
- 从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QM38基因组中扩增到一段编码β-琼胶酶的DNA序列,命名为agaD02。序列相似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基因agaD02和弧菌Vibrio sp.JT0107及Vibrio sp.PO-303的琼胶酶基因具有同源性,其相似性程度分别为98.7%和97.4%,而同GenBank中的其他序列同源性很低。对此基因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 868 bp,编码的蛋白质包含955个氨基酸,在蛋白数据库中的编号为ABM90422,推测其分子质量为106 ku,等电点为4.87。利用网上数据库资源和生物学软件对预测的琼胶酶蛋白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结构分析。设计两端含酶切位点的特定引物,克隆agaD02基因,构建入表达载体pET24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转化后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和电泳验证,转化后的大肠杆菌经诱导可产生胞外琼胶酶。
- 王静马吉飞苗婷婷李兆杰杜宗军
- 关键词:琼胶酶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