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秋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苗木
  • 2篇尾巨桉
  • 2篇苗木生长
  • 2篇巨桉
  • 2篇光质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幼林
  • 1篇幼林期
  • 1篇幼苗
  • 1篇云南松
  • 1篇造林
  • 1篇杉木
  • 1篇杉木良种
  • 1篇生长量
  • 1篇生理响应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6篇韦秋梅
  • 5篇杨梅
  • 2篇赵毅辉
  • 1篇徐圆圆
  • 1篇叶绍明
  • 1篇潘婷
  • 1篇张海东
  • 1篇汤文艳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光质和光周期对山白兰苗木生长、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筛选出山白兰(Michelia baillonii)苗木培育过程中适宜的光环境,该研究以一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2、16 h·d^(-1)两个光周期,配合使用红蓝复合光(8R1B、6R1B)、红蓝紫绿复合光(8R1B1P1G、6R1B1P1G)4种光质和白光(W)对照,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隶属函数法,探讨了山白兰苗木生长、光合色素、内源激素含量对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光质、光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对山白兰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叶绿素a、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IAA/ABA、(IAA+GA_(3)+ZR)/ABA]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2)16 h·d^(-1)光周期有利于苗高增长量、叶面积、苗木质量指数、生物量、叶绿素a、生长素(IAA)、ZR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的提高。(3)当光周期为16 h·d^(-1)时,8R1B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大,分别为21.84 cm、158.39 cm~2和2.43;8R1B处理下的叶绿素a/b比值、ZR含量高于6R1B处理,8R1B1P1G处理下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IAA、赤霉素(GA_(3))的含量、叶绿素a/b、内源激素的比值较6R1B1P1G处理大。综上所述,较高比例红光的红蓝复合光质、适当延长光周期有利于提高山白兰苗木质量,而紫绿光的添加未对生长有促进效果,16 h·d^(-1)×8R1B处理是最适宜山白兰苗木生长的光照条件。
谢慈江何福英刘莉韦秋梅杨梅
关键词:光质光周期光合色素内源激素
细叶云南松幼苗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5
2017年
以0.5年生细叶云南松幼苗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CK、0.5%、1.0%、1.5%、2.0%、2.5%、3.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处理对细叶云南松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抗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存活株数逐渐减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先显著增加后无明显变化,两者在2.0%处理下活性最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3.0%处理下高达CK组的4.5倍;当浓度≥1.0%时,细叶云南松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极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细叶云南松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性,通过渗透调节、启动抗氧化酶保护系统来抵御干旱胁迫对自身的伤害。
韦秋梅黄毅翠赵毅辉韩俊学杨梅
关键词:干旱胁迫生理响应
杉木良种苗造林幼林期生长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对比杉木优良品种区域造林的效果,选用本地普通苗(对照组)、西山良种苗和福建组培苗3种杉木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调查1 a和3 a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西山良种苗、福建组培苗造林1 a和3 a生的地径、树高和冠幅显著高于对照.西山良种苗造林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长量比对照分别高14.24%,34.28%和12.85%,福建组培苗高出12.88%,17.92%和23.99%;良种苗造林初期生长迅速,树高-地径生长呈线性相关;采用良种造林能显著提高幼林生长量,从而提升造林成效,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韦秋梅易冠明徐圆圆方小荣黄黎敏杨梅
关键词:杉木良种生长量
不同类型腐殖酸肥料对尾巨桉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以尾巨桉DH3229组培苗木为试验材料,基施不同肥料:常规复合肥(Ⅰ)、桉树专用肥(Ⅱ)、桉树专用肥+泥炭腐殖酸(Ⅲ)、桉树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Ⅳ),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桉树苗木生长、养分利用和积累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巨尾桉苗木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根系的促生作用较为明显,施用腐殖酸施肥处理苗高、地径生长量比常规复合肥相高出8.43%~14.41%,根系生物量增加38.76%和53.00%;腐殖酸对提高尾巨桉苗木养分积累量未呈现显著优势,但泥炭腐殖酸对P元素积累量增加有明显的影响,比常规和专用肥高5.56%和9.08%;腐殖酸的施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培养基质中养分含量,泥炭腐殖酸对土壤速效养分及Mg的提高作用尤为显著,其中有效磷含量提高59.70%以上,风化褐煤腐殖酸处理下N、Ca含量最高。
云朝光韦秋梅陆海燕赵毅辉杨梅
关键词:腐殖酸养分
尾巨桉纯林及与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对比试验分析6年生尾巨桉纯林与尾巨桉+降香黄檀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氮素含量及养分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混交林各层土壤容重都显著低于纯林;尾巨桉与降香黄檀混交能显著改善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其中A层(0~20cm)土壤分别增加了0.52%、11.07%、13.24%,B层(20~40cm)土壤增加了3.11%、12.76%、13.15%。虽然各层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与纯林相比差异不显著,但相对纯林也有一定的增加;混交林各层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高于纯林,A层土壤分别提高了26.98%、19.30%、3.70%,B层土壤分别提高了24.17%、9.08%,2.62%;混交林各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Ca^(+2)及交换性Mg^(+2)含量均高于纯林,但混交林与纯林之间在各层养分含量的差别各异。尾巨桉+降香黄檀混交林比尾巨桉纯林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
汤文艳韦秋梅姚贤宇潘婷龙佳峰叶绍明
关键词:尾巨桉人工纯林降香黄檀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光质LED对观光木苗木根系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质的LED单色光及红蓝光组合(白光、红光、蓝光、红蓝=2∶1、红蓝=4∶1、红蓝=8∶1、红蓝=10∶1,即CK、R、B、2R/1B、4R/1B、6R/1B、10R/1B)培养过程中对观光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观光木苗木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尖数及根系活力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红蓝=2∶1(2R/1B)和蓝光(B)处理较佳,2R/1B光质处理下观光木根系总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是CK的2.6和1.5倍,10R/1B处理下则显著低于白光(CK)。除红光外,不同光质处理观光木根系干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随蓝光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根系干物质与根系活力、根尖数等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韦秋梅龙波张海东吴道念杨梅
关键词:观光木光质根系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