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浓香型白酒翻沙糟发酵过程的动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浓香型白酒翻沙糟的发酵过程中,跟踪糟醅温度,对糟醅定期取样进行常规理化和微生物分析,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翻沙糟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糟醅的酒精含量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由多种因素协调作用决定的,其中,水分、还原糖以及淀粉含量对其影响较大。
- 刘义会张宿义税梁扬蔡小波郑伟宋艳刘世龙
- 关键词:微生物
- 浓香型白酒翻沙糟不同淀粉浓度试验研究
- 2013年
- 通过调整翻沙入窖糟淀粉浓度,并跟踪观察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淀粉浓度越高酒质越好;C方案产质皆优,B方案可极大节约成本且酒质较优。
- 刘义会张宿义税梁扬尹小满王飞何静杨艳张兵郑伟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淀粉浓度
- 浓香型基酒降度后贮存过程中酒体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对酒样进行降度后贮存,同时跟踪检测酒样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探索创新过滤工艺。
- 王飞张宿义周健郑伟刘世龙宋艳李云辉
- 关键词:降度香味物质
- 不同糖化发酵剂酿造复合香型白酒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探究不同糖化发酵剂对特殊白酒酿造的影响,将不同糖化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后进行配糟堆积发酵,探究不同糖化曲添加对酿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糖化曲(F2)糟醅升温快且温度维持更好,淀粉利用率更高。糟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2种方案在整个酿造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优势微生物都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以及芽胞杆菌属(Bacillus);真菌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添加河内白曲(F1)优势微生物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毕赤酵母属(Pichia)等,F2主要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丝衣霉属(Byssochlamys)、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优势微生物。结合出酒率和主要风味成分分析,F1比F2的基础酒出酒率更低,分别为(29.33±1.27)%、(30.2±1.72)%;而F1主要风味成分含量比F2的更高,其中总酸分别为(2.79±0.92)、(2.72±0.35)g/L,总酯分别为(10.27±2.25)、(10.14±2.63)g/L,F2基础酒的感官评分优于F1。该研究进一步为行业内复合香白酒和调味白酒等的酿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郑伟薛江林张炼杨贵范宏筠杨艳张煜亮宋攀陈吉母娟何跃潘明张宿义
- 关键词:糖化发酵剂高通量测序基础酒
- 浓香型白酒絮状悬浮物富集分离方法的探讨
- 2014年
-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絮状悬浮物物理性质系统分析,得出有效的富集分离方法。在20~25℃环境下,静止25~35 d絮状悬浮物量多,且稳定,利用加长针管最大限度吸取酒液,得到量多且稳定的絮状悬浮物,便于分析主成分,为预防白酒出现絮状悬浮物提供技术支撑。
- 刘世龙张宿义周军代宇李云辉郑伟张炼罗明郭佳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