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龙须菜配子体发育和不同品系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形成过程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龙须菜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在生殖结构的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层面的变化。本实验以龙须菜雌雄配子体和不同品系龙须菜四分孢子体为实验材料,采用连续徒手切片的方法,观察龙须菜配子体发育和不同品系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形成过程。观察到,雌雄配子体发育经过幼苗期、毛细胞期、性成熟期,幼苗期和毛细胞期雌雄配子体间无明显差异,进入性成熟期后,产生生殖结构时才能将其区分开。四分孢子起源于四分孢子体表皮层细胞,初始为鲜红色直径约5~10μm的细胞,逐渐生长形成成熟的直径约20~25μm的四分孢子囊,并分裂为4个四分孢子聚集在四分孢子囊中,在藻体外,四分孢子释放变形成球形,龙须菜四分孢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伴随着髓部细胞中红藻淀粉颗粒的减少。其中"981"龙须菜形成较多的畸形四分孢子,可能是其表现低育的一个原因。龙须菜自基部到尖端的表皮层细胞层数、髓部细胞数目和体积均发生连续的变化。细胞连接广泛存在于龙须菜表皮层、皮层和髓部细胞之间,但各层细胞连接大小、数目、长度等都存在差异。释放的四分孢子可能会附着在四分孢子体上,固着器覆盖包绕四分孢子体甚至侵入到破损有伤口的四分孢子体内,形成四分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同一株上的世代混杂现象,这也可能是导致龙须菜表现遗传复杂性的原因。
- 米萍隋正红阙州周伟商二磊
- 关键词:龙须菜配子体四分孢子体
- 龙须菜四分孢子体发育过程观察和基因组编辑体系的初步探索
- 龙须菜(Gracilariopsislemaneiformis),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海洋红藻,藻体是重要的琼胶提取原料。龙须菜具有典型的三世代交替型生活史,包括二倍体的四分孢子体、果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
- 米萍
- 关键词:龙须菜四分孢子细胞结构显微观察
- 聚丙烯酰胺凝胶与毛细管电泳检测龙须菜SSR位点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以12个野生型龙须菜个体为材料,选择7个SSR位点,分别使用PAGE电泳银染检测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PAGE与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相一致的4个位点包括全部的五碱基和六碱基重复:H88、S96、H97和H98。而分型结果不一致的3个位点则均为三碱基重复:H30、S25和S28。经测序检验,PAGE结果均准确,而毛细管电泳分型结果出现误差。在样本量少,SSR位点的变异小时,使用PAGE检测SSR位点更为准确。
- 胡依依隋正红彭冲米萍姜敏杰李晓东阮旭东
- 关键词:龙须菜SSRPAGE毛细管电泳
- 龙须菜果孢子的X射线诱变及优势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X射线作为诱变源,对龙须菜进行辐照诱变,验证了果孢子作为诱变材料相对于龙须菜藻尖的优越性,并确定了最佳诱变剂量-90Gy。约10~7~10~8个野生型龙须菜果孢子经过90Gy的X射线辐照,获得了约10~6~10~7株成活的龙须菜幼苗。将诱变存活幼苗平均分成2组,分别对其进行耐高温和低磷速生品系的筛选。经过幼苗期和成熟期的双重筛选,初步获得了1株耐高温突变株和3株低磷速生突变株。分别命名为WT-3和WLP-1、WLP-9、WLP-22。其中,WT-3为经历了41和35℃高温胁迫后仍存活并保持良好生长的藻株;WLP-1、WLP-9、WLP-22在10^(-2) mg/L的磷浓度水平下相对野生藻株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本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行有效的龙须菜诱变筛选技术,同时,筛选出的优良藻株为下一步遗传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材料。
- 魏惠惠隋正红王津果杜青伟商二磊米萍阙州
- 关键词:低磷速生龙须菜
- 氮限制下链状亚历山大藻DMSP合成与生理变化的研究
- 2018年
- DMSP是一种重要的生源有机硫化物,甲藻不仅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DMSP的重要生产者,但有关DMSP在甲藻中功能的研究比较匮乏。本文首次在链状亚历山大藻中检测到DMSP产生,研究了氮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细胞体积、活性氧、光合作用能力和DMSP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氮限制能引起细胞生长限制及藻细胞DMSP浓度的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活性氧水平和DMSP浓度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0.83),结合实验室之前氮限制下细胞氧化胁迫状态的结果,提示DMSP在藻细胞中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另外,氮限制下藻细胞体积的显著增大,光合活性降低,提示DMSP在链状亚历山大藻中可能具有渗透压调节的作用。我们的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发现。本研究还首次分析了链状亚历山大藻中与DMSP合成相关的基因,结果发现,cad-1和cad-2基因可能都参与了DMSP的合成,但发挥不同的作用。实验结果为在甲藻中深入研究DMSP的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也为揭示甲藻中DMSP合成相关途径提供参考。
- 商二磊隋正红刘源米萍阙州
- 关键词:链状亚历山大藻DMSP抗氧化渗透压调节
- 链状亚历山大藻铜胺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以链状亚历山大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铜胺氧化酶基因,分别命名为cad-1和cad-2。对获取的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cad-1和cad-2在链状亚历山大藻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结果发现,cad-1开放阅读框全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cad-2开放阅读框全长1 800bp,编码599个氨基酸,含一个内含子1 065bp。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颗石藻和抑食金球藻的铜胺氧化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cad-1和cad-2在对数期和衰亡期分别是下调表达和上调表达。依据铜胺氧化酶的功能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的相关研究,推测铜胺氧化酶可能通过催化多胺产生过量过氧化氢的方式参与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衰亡的过程。
- 商二磊隋正红刘源米萍刘昊昕
- 关键词: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实时荧光定量PCR
- 一种龙须菜寄生真菌的种类鉴定及侵染过程研究
- 2018年
- 寄生于海洋藻类的真菌至今了解甚少,已发现的寄生于海洋藻类的壶菌门物种有6种,本研究发现一种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寄生真菌。基于nucSSU rDNA和nucLSU rDNA的部分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该真菌属于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Lobulomycetales目;基于ITS1-5.8S-ITS2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该真菌不归属于Lobulomycetales目内任一已知属,可能是Lobulomycetales目内一个新的属。这也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红藻江蓠的Lobulomycetales目物种。此外,通过切片观察方法研究真菌侵染龙须菜的整个过程,结果表明真菌会损害龙须菜生长发育,会导致龙须菜细胞出现变形、脱色等症状,严重可致龙须菜藻体断裂,这与之前发现的龙须菜寄生菌Thalassochytrium gracilariopsidis对龙须菜的影响方式不同。通过PAS、CBB和Nile-red 3种方法染色发现,真菌富含多糖和蛋白质,不含(或少含)脂质;3种染色方法均可作为判断藻体是否含真菌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丰富了龙须菜寄生真菌的认识,为深入阐明菌藻作用提供了基础。
- 阙州隋正红米萍商二磊
- 关键词:龙须菜寄生真菌ITSRDNA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