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静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急性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半暗带
  • 2篇CT灌注
  • 2篇CT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比值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潘静
  • 2篇马秀华
  • 2篇肖智博
  • 2篇杨柳
  • 2篇吕富荣
  • 2篇周平
  • 2篇吕发金
  • 2篇黄铀新
  • 1篇郭渝
  • 1篇李世颖
  • 1篇肖云华
  • 1篇李新友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辅助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辅助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3个月的心功能疗效、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心功能疗效(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与收缩末期血容量(LVEDV、LVESV)显著减小,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3.15%)(P<0.05)。结论二甲双胍辅助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相关的炎症因子水平,预后良好。
潘静黄静郭渝
关键词: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二甲双胍心功能炎性因子
CT灌注成像诊断大鼠超急性脑梗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大鼠超急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缺血半暗带的演变,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24)及假手术组(n=6)。各组术后6h内,每间隔1h分别行CT灌注扫描及TTC、HE染色。结果缺血组CTPI表现:①梗死中心区CBF、CBV较对侧明显减低,M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CBF较对侧减低明显(P<0.05)。②梗死中心区缺血1h、2h与3h、4h、5h、6h比较rCBF、rCBV及MTT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中心区与IP区、周围正常组织区比较,rCBF、rCBV及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较周围正常区r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梗死中心区梗死面积随缺血时间延长扩大,1h、2h与3h、4h、5h、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不同样本之间梗死体积的差别与CBF减低的程度关系密切。假手术组:在CTPI及HE染色均表现阴性。缺血组HE染色表现:缺血1h、2h、3h血管间隙增宽,神经细胞水肿;4h、5h、6h,神经核固缩,血管周围大量空泡状改变。结论CTPI检查无创、简单快捷,可以在超急性脑梗死实验中及时、准确显示梗死及IP的部位及范围,并定量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窗,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肖云华吕富荣吕发金马秀华肖智博黄铀新杨柳潘静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超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缺血半暗带
炎症指标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估炎症指标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寻找一种简单经济且特异性强的方法,及时、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发展和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CHD患者共2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CHD组(n=124)和非CHD组(n=88)。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性能。结果CHD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指标CRP、SⅡ、NLR和MHR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CH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分析结果可知,MHR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最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高[AUC=0.782(95%CI:0.718~0.846,P<0.001]。其次是SⅡ,AUC=0.780(95%CI:0.720~0.840,P<0.001);NLR和CRP的AUC分别为0.692(95%CI:0.623~0.762,P<0.001)和0.659(95%CI:0.586~0.732,P<0.001)。选择9.96作为MHR的最佳临界值时,MHR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69.3%,阳性预测值为0.78,阴性预测值为0.69,约登指数为0.475。选择523.97作为SⅡ的最佳临界值时,SⅡ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的灵敏度为69.4%,特异度为68.2%,阳性预测值为0.75,阴性预测值为0.61,约登指数为0.376。结论炎症指标SⅡ和MHR具有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其中MHR的预测性能最好。
邹谧潘静周平陈巧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血清AGEs水平联合LIS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究老年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肺损伤评分(LIS)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5例)和死亡组(43例),另选取51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同期收治的非ALI/ARDS脓毒症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肌酐、肌钙蛋白Ⅰ、B型脑肽钠(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AGEs水平。采用LIS量表计算LIS得分。以患者临床因素作为自变量,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曲线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死亡组、存活组、对照组AGEs水平、LIS得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依次降低(均P<0.05)。死亡组动脉血乳酸、血糖、肌钙蛋白Ⅰ、PCT、BNP、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和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动脉血乳酸、血糖、肌钙蛋白Ⅰ、PCT、BNP、CRP、AGEs、APACHEⅡ评分、LIS得分均是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IS得分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95%CI:0.821~0.911),血清AGEs的AUC为0.861(95%CI:0.809~0.908),LIS得分和AGEs水平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LIS得分及AGEs水平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邹谧潘静周平陈巧李偲李世颖
关键词:脓毒症肺损伤评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CT灌注成像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的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在活体状态下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技术,评价大鼠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分别行CTPI检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及HE染色。结果①每组CTPI各时间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核心区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图低灌注区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所示体积与TTC染色梗死区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图缺血区体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T缺血区体积与TTC染色梗死区体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CTPI各参数图与TTC染色梗死体积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BV相关性最好(r=0.74)。③梗死区CBF、CBV较对侧均明显减低,MTT延长;缺血半暗带区(Ischemic penumbra,IP)CBF较对侧明显减低,CBV较对侧正常或升高,MTT轻度延长;周围相对正常区CBF、CBV及MTT较对侧未见明显改变。④取梗死区脑组织做HE染色,结果显示以神经细胞死亡表现为主;取IP区脑组织做HE染色,显示以神经细胞变性损伤为主。结论CTPI可在活体状态下快速、准确、无创地评价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显示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的部位、大小、程度,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治疗及复查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秀华吕富荣吕发金肖智博黄铀新李新友杨柳潘静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急性脑缺血半暗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