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908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电子电信更多>>
- 提高海洋磁测日变改正精度的对比研究
- <正>本文采用某航次实测数据,对比不同的数据处理手段和日变改正方法对磁测精度的影响,试图通过改进数据处理手段和选用更合理的方法来提高日变改正精度,从而最终提高海洋磁测精度。
- 吴学文高金耀汪俊刘俊
- 文献传递
- 局部多项式插值方法在多源海底沉积厚度数据融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9年
- 提出了在多源空间数据融合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问题;介绍了局部多项式插值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该方法在海底沉积厚度模型构建中的成功应用,为基础数据的搜集和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 汪俊高金耀吴招才张涛
- 关键词:多源数据
- 冲绳海槽弧后张裂构造及其动力机制讨论被引量:7
- 2008年
- 在总结、讨论冲绳海槽弧后张裂构造的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和动力背景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出海槽北、中、南三段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陆坡、槽底、岛坡上的不同表现特征.槽底雁行排列的地堑及断层斜切入陆坡,伴随的断块隆脊作用往南加强,使得钓鱼岛—赤尾屿隆起带区别于其北边的陆架外缘隆起带,吕宋岛向台湾的碰撞挤压引起的旋张活动加强了海槽南段的地壳拉张,从北往南岛坡侧都可以追踪出双列岛弧特性.海槽内部构造现象不能为笼统的构造动力背景所能完全解释,需要对各个典型中央地堑的具体深入探测研究.鉴于地堑、地垒、断层以及它们所界定的构造单元和它们内部发生的岩浆作用各有特点,最后讨论了各个地段中央地堑的构造属性、动力要素的差异及变化规律,以期为海槽构造动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 高金耀汪俊杨春国张涛谭勇华
- 关键词:冲绳海槽中央地堑构造动力
- 减弱船磁效应对海洋地磁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船磁效应一直是影响海洋地磁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船磁模型只取磁方位角为变量,改正后测线数据存在系统差和船磁影响的起伏变化,给不断累积的地磁数据拼接带来困难。磁正西北和北东方向的测线网受船的感应磁性变化的影响最小,东西向测线之间船磁影响差异最小,而磁南北向测线之间正好相反,据此可从测线布设方案着手减弱船磁效应影响。完备的船磁模型可以兼顾考虑测线航向、地磁总场、磁倾角和拖缆长度的变化,通过不同拖缆长度的主、副测线网交点差平差或三点各两种不同拖缆长度的方位测量,实现地磁异常分离和完备船磁效应的改正。实例说明固定船磁,甚至负的垂直分量,会使船磁效应随纬度出现可观变化,需要完备船磁模型的解算和改正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高金耀翟国君刘强谭勇华张涛吴学文汪俊
- 南海北部洋陆分界与重、磁异常分布特征
- 1.重力异常特征南海北部内陆架、坡脚的两条负重力异常带之间为大陆架外缘隆起的重力异常正值带,可超过20× 10m/s。空间异常从陆架到海盆的这种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既反映了基底起伏控制盆地、隆起的分布,也隐含了陆架...
- 高金耀张涛谭勇华刘俊汪俊
- 文献传递
- 冲绳海槽断裂、岩浆构造活动和洋壳化进程被引量:9
- 2008年
- 讨论了冲绳海槽断裂、岩浆构造活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雁行排列的地堑斜交于陆架外缘隆起带,海槽北段断块隆脊、龙王构造带和海槽南段"棉花构造带"可能保留了海槽各幕断陷前的火山岩浆活动特征,而现在活动的吐噶喇火山岛弧可沿海槽南段岛坡追踪到台湾。吕宋岛向台湾的碰撞挤压引起的旋张活动加强了海槽南段的地壳拉张,诱发了地堑内火山岩浆活动,在洋壳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八重山地堑已经形成洋壳。断裂和岩浆活动主要是单向地向岛弧侧迁移,由洋中脊扩张产生的对称条带状磁异常模式难以解释冲绳海槽的洋壳化进程。
- 高金耀张涛方银霞杨春国汪俊谭勇华梅赛
- 关键词:冲绳海槽地堑洋壳
- 南海莫霍面起伏的重力异常提取和反演
- 鉴于地震测深只能在某些特定点或剖面上,而不能大范围地确定莫霍面埋深(或地壳厚度)和结构,我们从重力异常资料出发,进行严格、合理的改正处理,结合地震测深资料,在较大范围内推算南海的莫霍面埋深形态,以分析该区深部构造、地球动...
- 高金耀张涛吴招才杨春国王健汪俊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