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东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创伤
  • 2篇创伤
  • 1篇心磷脂抗体
  • 1篇血浆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糖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相关危险因素
  • 1篇相关危险因素...
  • 1篇磷脂抗体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栓
  • 1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抗体
  • 1篇抗心磷脂
  • 1篇抗心磷脂抗体

机构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袁加斌
  • 2篇王跃
  • 2篇刘攀
  • 2篇卢冰
  • 2篇江东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骨创伤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临床资料,分析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骨创伤患者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126例(骨创伤组)、DVT患者30例(DVT组)以及进行体检无创伤、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D-二聚体(D-D)含量检测采用散射比浊法,纤维蛋白原(FIB)测定采用PT导出法,抗心磷脂抗体(ACA,IgA,IgM,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骨创伤组和DVT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与骨创伤组相比,此三者平均含量均升高,其中C反应蛋白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创伤组ACA阳性率与对照组ACA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VT组ACA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DVT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骨创伤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多部位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骨创伤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升高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是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以及骨折情况越严重骨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性越大,溶栓治疗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刘攀卢冰王跃袁加斌江东
关键词:骨创伤深静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
不同程度骨创伤患者的血浆D-D水平和血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骨创伤患者的血浆D-D水平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的临床意义,为骨损伤预后和病情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骨创伤患者260例,健康体检者26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监测并比较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及健康体检者血浆中D-D和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D-D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个时间D-D和血糖水平,特重伤组高于重伤组,重伤组高于轻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D-D水平与血糖水平与骨创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3,P<0.05;r=0.82,P<0.05)。结论:骨创伤越严重血糖和D-D水平越高,临床上可以将两中生物标记物作为评断骨创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指标。
刘攀卢冰王跃袁加斌江东
关键词:骨创伤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