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希

作品数:8 被引量:317H指数:5
供职机构:爱丁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捕集
  • 4篇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监测
  • 1篇地质
  • 1篇信贷
  • 1篇氧化碳
  • 1篇商业模式
  • 1篇碳交易
  • 1篇碳交易市场
  • 1篇披露
  • 1篇驱油
  • 1篇热值
  • 1篇自愿
  • 1篇衔接
  • 1篇现值
  • 1篇现值法
  • 1篇绿色信贷
  • 1篇煤气
  • 1篇煤气热值

机构

  • 8篇爱丁堡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国家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8篇梁希
  • 1篇李小春
  • 1篇雷明
  • 1篇周洪
  • 1篇魏凤
  • 1篇杨永智
  • 1篇王遥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热力发电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广东科技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土塬地区CO_(2)驱油封存泄漏地下水监测体系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针对鄂尔多斯黄土塬地区CO_(2)驱油封存项目的监测需求,在综合辨识黄土塬地区地下水潜在的CO_(2)泄漏特征,剖析CO_(2)泄漏进入地下含水层后的空间运移及时间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CO_(2)驱油封存过程,建立了1套面向黄土塬地区CO_(2)驱油封存CO_(2)泄漏的全时空立体化地下水监测体系。研究表明:受地形地貌及土壤特点影响,黄土塬地区驱油封存的CO_(2)具有盖层突破、井筒侧漏、降雨反渗和地表径流补给的多源泄漏特征;CO_(2)泄漏进入地下含水层后具有纵向快速运移扩散、横向四周缓慢扩散并随地下水向下游运移的空间运移特征和CO_(2)浓度、电导率等指标上升,pH值下降以及Ca2+、Mg2+离子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响应特征。基于上述特征所建立的监测体系可为该区域CO_(2)驱油封存示范项目的监测提供参考。
王昊林千果郭军红汤沭成王维波梁希梁希段晓雅
关键词:黄土塬
大型能源项目中的公共沟通策略浅探——以广东CCUS项目民意基线调查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简称NIMBY),或称邻避综合征、邻避情结、保家症候、宁避综合症、嫌恶设施,是一个形容新发展计划受到该区或邻近地区居民反对的词语。近几年,随着国内几大环保项目即能源项目的推进,"邻避效应"已上升为群体事件。针对这一系列事件,近年来国内外均在寻求与公众沟通的较为通畅的渠道。以"广东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民意基线调查"为例,浅探在大型能源项目中的公共沟通策略。
曹斯林亚茗梁希
基于DEMATEL专利模型的技术影响关系研究
2020年
提出一种基于DEMATEL模型的技术影响关系研究方法,识别技术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和间接影响关系,展示单个技术在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全面了解专利技术间的交叉影响和内部结构。该方法有助于发现大量专利文献数据中有价值的技术模式或规则,理清技术的中心位置和相互影响。开展地质建模专利实证,表明该方法在技术评估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周洪梁希梁希魏凤
钢铁高炉煤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经济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固定单一原料气量导向、固定碳捕集量导向和固定混合原料气量导向3种不同的碳捕集情景,结合不同捕集技术CO_(2)捕集率与CO_(2)产品纯度的变化,分析了CO_(2)捕集对于高炉煤气热值提升的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_(2)捕集率和CO_(2)产品纯度均一定时,基于固定单一原料气量导向较基于固定碳捕集量导向情景捕集单位质量CO_(2)提升的热值效益更高;当CO_(2)捕集率一定时,随着CO_(2)产品纯度降低,基于固定单一原料气量导向情景与基于固定碳捕集量导向情景捕集单位质量CO_(2)提升的热值效益均更高;当CO_(2)产品纯度一定时,随着CO_(2)捕集率降低,基于固定单一原料气量导向情景捕集单位质量CO_(2)的热值提升效益越高,而基于固定碳捕集量导向情景捕集单位质量CO_(2)提升的热值效益降低。
李飒林千果梁希雷明江梦菲杨永智
关键词:高炉煤气煤气热值技术经济性
基于DSGE模型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研究被引量:212
2019年
在绿色金融政策实践与有关学术理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绿色信贷的激励政策为切入点,提供一种分析绿色金融政策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基于模型开展量化的政策效果分析。本文在真实商业周期框架的基础上引入银行部门,通过拆分厂商部门为"绿色"与"其他"两部分,并设置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相关政策,纳入了绿色信贷激励政策。研究发现,针对绿色信贷的贴息、定向降准、再贷款(调整再贷款利率与质押率)均是有效且合意的激励政策,一定强度的政策不仅能够提高绿色信贷量,在绿色意义上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对总产出、总就业不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而带来"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结果。
王遥潘冬阳彭俞超梁希
关键词:绿色信贷DSGE模型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48
2021年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中国提出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气候目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未来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技术,为CCUS项目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推动CCUS项目在中国进行大规模部署的必要环节。通过对中国现有CCUS示范项目和国际大型一体化CCUS项目的分析发现,CCUS项目未来的商业模式必须包括政府指导、配套激励政策支持、碳交易市场支持、企业联合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分担风险,以及结合具有高附加值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以广东省某超超临界燃煤电厂为例,利用净现值法和@risk软件对百万吨级的碳捕集结合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当前油价和碳价均属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缺乏完善商业模式的高附加值项目仍有可能实现盈利。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完善带来的碳价增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导致的油价上升,均有望对CCUS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十年将成为CCUS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
刘牧心梁希梁希
关键词:商业模式净现值法风险评估
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开展CCUS项目集群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良好的源汇匹配条件是CCUS项目部署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我国存在一些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虽然区域内拥有较多工业排放源,但缺少近距离的潜在封存地,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通过共用CO_(2)运输和封存设备,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集群化建设能否推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地区CCUS项目的部署,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选取南昌市和萍乡市的7个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企业,分别开展年捕集量为100万t的碳捕集项目,通过管网优化并选取江汉盆地为潜在封存地,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计算单位减排成本。结果显示,虽然集群项目的运输距离长达513 km,但最终的CO_(2)减排成本仅为473.04元/t,而且还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在缺乏地质封存条件的地区开展CCUS项目的集群化建设,可以成为利用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方式。
刘牧心肖茗月梁希梁希
碳中和驱动下CCUS项目衔接碳交易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分析被引量:45
2021年
我国明确了努力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碳交易市场作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市场化手段,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CCUS)被认为是大部分工业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可靠选择。目前,我国尚未有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的成功案例,也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通过总结国际CCUS项目与碳交易体系衔接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CCUS项目和碳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在CCUS项目与碳市场衔接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核算不准确、潜在的减排量双重计算、监测责任划分不清晰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多项建议以推动CCUS项目与碳市场进行衔接:通过确立证书制度以明确CCUS项目实际减排量的方法学,保证CCUS项目减排量核证的准确性;利用成本补贴机制和配额拍卖补贴机制激励CCUS项目发展,并可以为其他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加快制定CCUS项目的专项监管政策,探索CCUS项目监管政策与现有法律框架进行纳入或衔接的可能。开展CCUS项目衔接碳市场的方法学研究,解决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索具体的衔接办法,将有利于提高CCUS技术和碳市场的相互推动作用,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
刘牧心梁希林千果王莉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