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梦薇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光催化
  • 2篇催化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氧化钛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天然红松
  • 1篇热合成
  • 1篇林隙
  • 1篇林型
  • 1篇纳米
  • 1篇纳米二氧化钛
  • 1篇枯叶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蓝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长兴化学材料...

作者

  • 3篇李梦薇
  • 2篇韩松
  • 1篇段文标
  • 1篇陈立新
  • 1篇张玉双
  • 1篇关鑫

传媒

  • 2篇化学与粘合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枯叶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天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凋落物放置位置和采样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碳(SMBC)的影响,揭示影响本地区SMBC变化的因素,为天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的大、中、小林隙内不同位置的土壤表层放置装有红松、椴树、枫桦枯叶的分解袋,并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为对照,在2012年植物生长季的6—9月,每月采集枯叶分解袋下0 10 cm土层土样,采用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测定SMBC。[结果]在椴树红松混交林(TP)内,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依次为小林隙>大林隙>中林隙;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内,依次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在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3种林型下,采样时间(月份)对SMBC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林隙大小对其影响均不显著(P>0.05);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大、中、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林型下林隙大小对SMBC的影响排列顺序不同;枯叶分解袋放置位置对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大、中和小林隙内SMBC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段文标龚建美周美珩陈立新张玉双李梦薇翟亚坤关鑫
关键词:林隙凋落物
CdS/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测试被引量:1
2019年
以氯化镉、硫化钠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比例,不同水热反应时间的CdS/TiO_2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分别在395nm,425nm和465nm波长的灯光下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CdS/TiO_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可见光活性,在钛镉比为2∶1,水热反应时间为18h、光催化波长465nm的条件下,室温下反应140min几乎可将20mg/L亚甲基蓝溶液完全降解。该研究结果表明CdS/TiO_2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梦薇王珅李燚彤韩松于欣
关键词:CDS/TIO2水热合成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
有机磁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被引量:5
2019年
以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二茂铁甲醛、联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二茂铁有机磁体。通过钛酸四丁酯作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将二氧化钛与二茂铁有机磁体进行复合,制备有机磁性纳米二氧化钛。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等一系列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有机磁性纳米二氧化钛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当钛酸丁酯、乙醇和水的配比为1∶3∶10,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4h时,有机磁性纳米二氧化钛的磁性以及催化效果最好,降解率可以达到79.4%。同时采用外加磁场对催化剂进行回收,在循环使用四次后,降解率不低于60%。
李燚彤李佳璐李梦薇卢嘉慧韩松
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