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云翔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弹头
  • 2篇数控
  • 1篇电传感器
  • 1篇动态仿真
  • 1篇圆织机
  • 1篇轧管
  • 1篇轧管机
  • 1篇织机
  • 1篇柔性制造系统
  • 1篇数据传递
  • 1篇数控技术
  • 1篇枪弹
  • 1篇转子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技术
  • 1篇铣削
  • 1篇铣削加工
  • 1篇霍尔元件
  • 1篇机枪
  • 1篇机枪弹

机构

  • 5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6篇曾云翔
  • 2篇余海勇
  • 2篇袁敏娟
  • 1篇晏希
  • 1篇范华献
  • 1篇方浩舟
  • 1篇严中清
  • 1篇胡翔
  • 1篇陈昌金
  • 1篇周霞
  • 1篇肖静
  • 1篇史慧芳
  • 1篇刘彬
  • 1篇夏志勇
  • 1篇张博

传媒

  • 5篇兵工自动化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数控技术在传热轧管机上的应用
2006年
传热轧管机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通过I/O数据采集卡收集外部霍尔元件、光电传感器及编码器提供的信息。实现对轧管机的闭环控制,完成送管→送料皮带夹紧→下刀→接料皮带夹紧→起刀等流程。送管时,当编码器计数长度与用户设置的进刀点长度相符时,计算机控制下刀;当编码器计数长度与用户设置的退刀点长度相符时,控制起刀。系统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设置了参数设置、手动加工、自诊断及自动加工计数等功能。
曾云翔袁敏娟
关键词:闭环控制霍尔元件光电传感器
圆织机变径结构与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圆织机变径过程可通过控制上下汽缸交替动作和复位实现,其硬件需采用计数磁感应传感器等电子器件配合控制系统。变径过程的监控主要是刀口直径的检测和控制。织带过程中,刀口的直径即爆炸带在该段的直径,若不进行检测和控制会造成废品的产生。由于刀口直径的改变由变径时五星轮的拨齿产生,故可通过对变径时五星轮拨齿个数的检测和控制,间接实现刀口直径的检测和控制。
张博严中清胡翔曾云翔
关键词:圆织机
一种转子式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提高小口径枪弹弹头长度和质量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研究了转子式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系统。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在线长度及质量检测原理;通过对高速上料技术、转子式快速检测技术和螺旋转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系统的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的节拍和精度,并进行样机测试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式弹头长度及质量在线快速检测分选系统对小口径枪弹弹头长度和质量的在线检测节拍可以达到240发/min,在该节拍下其长度检测精度为5×10-6 m,质量检测精度为0.01 g,小口径枪弹弹头在线检测的效率和检测检测精度有了大幅提升。
夏志勇刘彬曾云翔晏希余海勇
关键词:转子弹头分选
机枪弹弹头连续成型技术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机枪弹弹头成型工序多、设备多、生产人员多的现象,提出了弹头连续成型集成化技术方案。通过对弹头精确传送技术、弹头精确退模技术、弹头立式辊沟技术、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成功地将弹头成型的8道工序集成到了一台弹头连续成型机上,使弹头装配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余海勇曾云翔史慧芳周霞
关键词:弹头集成化
自动铣削的动态仿真分析
2005年
自动铣削动态仿真的视向离散法,将刀具和工件离散成沿视线方向的直线段,并用刀具直线段剪裁工件直线段以反映切削效果,但仿真结果不具连续性。改进为三角片离散法,即将工件上表面离散为均匀点并将其连为三角片矩阵,程序运行时按刀具路径修改工件上表面点阵高度,再实感渲染动态仿真,解决了加工申多种误差的测量问题。
方浩舟陈昌金曾云翔范华献肖静
关键词:铣削加工动态仿真
数控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数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可形成低成本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通过多串口卡9针RS422接口连接8台数控系统。通过链路完成数据传递,对8台数控机床进行在线管理、控制,实现NC程序共享。该系统为各台数控系统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也可对各台数控机床进行分别控制。
袁敏娟曾云翔
关键词:数控柔性制造系统数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