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作品数:8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布鲁菌S2株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构建布鲁菌S2株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布鲁菌S2株采用大豆酪蛋白培养基培养4d,通过革兰染色及柯兹罗夫斯基染色进行细菌鉴定;布鲁菌S2株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和胞内菌落计数观察布鲁菌进入胞内的情况;通过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观察布鲁菌S2株对细胞膜的影响,外设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布鲁菌S2株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情况,外设空白对照组。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布鲁菌S2株能够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存在于内吞泡内,胞内菌落计数法统计细胞内菌量发现,胞内活菌量随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感染48h胞内菌落数高于12h和24h(P<0.05),感染12h和24h胞内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处理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初期(12h前)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会增高,会对细胞膜造成损伤,在24h到48h的时候,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活性较低,对细胞膜的损伤较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空白组与处理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布鲁菌S2株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模型,明确了布鲁菌S2株能够进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在胞内存活。 徐婷 李海宁 李海宁 张吉 王国玮 杨娟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模型 布鲁菌S2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确定布鲁菌S2株感染巨噬细胞后对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用布鲁菌S2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24及48h后,收集未感染巨噬细胞的上清液(COU)和感染巨噬细胞24h的上清液(COB24h)及48h的上清液(COB48h),BV-2细胞经上述上清液分别处理24h。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U组、COB24h组、COB48h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RT-qPCR检测iNOS、TNF-α、Arg-1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BV-2细胞经上清处理后,镜下观察COB24h、COB48h处理的BV-2细胞胞体变大,细胞核变大,突起较多,并较空白组伸长明显,呈长杆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B24h组与COB48h组BV-2细胞iNOS及TNF-αmRNA的表达升高(P均<0.01),Arg-1 mRNA的水平降低(P<0.01),且COB48h组iNOS mRNA表达升高(P<0.01);COB24h组与COB48h组上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升高(P均<0.01),COB48h处理组IL-10的含量降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V-2细胞中iNOS蛋白阳性表达在胞浆中,为橙色颗粒,COB48h组胞浆中iNOS蛋白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布鲁菌S2株感染巨噬细胞后的上清液可以驱动小胶质细胞向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极化。 张吉 李海宁 李海宁 徐婷 王国玮 杨娟关键词:巨噬细胞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羊种布鲁杆菌外膜蛋白31诱导BV-2小胶质细胞自噬体形成 2017年 目的确定羊种布鲁杆菌外膜蛋白31(Omp31)对BV-2小胶质细胞自噬形成的影响。方法 (0.17、0.50、1.50、4.50、13.50)μg/m L Omp31分别处理BV-2细胞6 h,实时定量PCR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Ⅱ蛋白、LC3B蛋白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细胞自噬体,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结果 Omp31处理增加BV-2小胶质细胞LC3BⅡ蛋白水平,且0.5μg/m L Omp31处理LC3BⅡ蛋白增加最明显;0.5μg/m L以下的Omp31对LC3B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大于0.5μg/m L Omp31则抑制LC3B mRNA的表达;0.5μg/m L Omp31能诱导BV-2细胞形成较多自噬体;Omp31能诱导BV-2细胞表达TNF-α、IL-6,但抑制IL-10的表达。结论 0.5μg/m L剂量的Omp31能诱导BV-2细胞发生明显自噬。 王钊 王妍柏 张吉 徐婷 林涛 马博雅 王振海关键词:外膜蛋白 小胶质细胞 自噬 9例抗NMDAR脑炎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NMDAR脑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10—2017-10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9例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对患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中男2例、女7例,发病年龄16~47岁,平均(27.9±11.7)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7例、癫痫发作7例、运动障碍7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7例、认知功能下降6例、意识障碍6例、言语障碍5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肿瘤标志物升高3例,脑电图表现异常8例,头颅MRI检查结果异常5例,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7例,预后良好6例。结论抗NMDAR脑炎好发于青年女性,可合并桥本脑病,容易与病毒性脑炎相混淆,也可出现结核性脑膜脑炎的临床及脑脊液表现,应注意鉴别。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及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脱髓鞘病变、多重自身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杨丽萍 杨丽萍 徐婷 徐婷 张吉 李海宁 杨娟关键词: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 神经病学表现 氧化应激、8-OHdG与乙肝相关性肾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9年 综述了氧化应激、8-OHdG与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在乙肝相关性肾炎中期重要作用,8-OHdG是DNA氧化损伤的产物,可作为应用人体内氧化应激指标。通过综述,以期为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徐婷 张小蒙关键词:氧化应激 8-OHDG 乙肝相关性肾炎 羊布鲁菌外膜蛋白31诱导不同时间对小胶质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确定羊布鲁菌外膜蛋白31(Omp31)引起小胶质细胞(BV-2细胞)明显自噬的时间,为进一步研究自噬与炎症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0.5μg·mL^(-1)的Omp31分别处理BV-2细胞0、6、12和24 h,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细胞自噬体;用RT-qPCR技术检测LC3B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兔抗小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Ⅱ蛋白的表达;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0的表达量。结果 0.5μg·m L^(-1) Omp31处理细胞6 h能形成较多自噬体,促进LC3B mRNA表达,且能明显增加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而处理细胞12、24 h则抑制LC3B mRNA表达;0.5μg·m L^(-1) Omp31能诱导BV-2细胞表达TNF-α、IL-6,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但对IL^(-1)0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0.5μg·m L^(-1)Omp31处理BV-2细胞6 h能诱导小胶质细胞发生明显自噬。 王钊 马巧丽 王妍柏 徐婷 张吉 高菲 王振海关键词:外膜蛋白 小胶质细胞 自噬 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分析手术室实习护生压力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实习护生186名,采用压力源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知识、环境等多方面;不同学历的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各方面压力源的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面对压力时,护生常采用向他人倾诉内心烦恼、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努力奋斗等应对方式。结论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均产生了中等水平的压力;不同的学历与压力源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当面对压力时,手术室实习护生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均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加强对手术室实习护生的人性化支持。 徐婷 徐丽莉关键词:手术室 实习护生 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