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玲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语言风格
  • 2篇网络语言
  • 1篇得体
  • 1篇得体原则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期待
  • 1篇许三观
  • 1篇许三观卖血记
  • 1篇幽默
  • 1篇幽默风格
  • 1篇余华
  • 1篇语篇
  • 1篇语篇衔接
  • 1篇三观
  • 1篇作家
  • 1篇悖论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马桥词典

机构

  • 5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张玉玲
  • 1篇董育宁
  • 1篇董育宁

传媒

  • 4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网络语言幽默风格的创新被引量:2
2009年
网络语言的幽默不是一眼望穿的幽默,而是让人略一迟疑,稍加思考的曲径通幽式的幽默。网络语言的幽默风格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语词使用上鲜明的E时代感;二、依托于高科技;三、借助网络的匿名性,损己利人造幽默。
张玉玲
关键词:网络语言幽默风格
《许三观卖血记》的语篇衔接与语言风格被引量:1
2005年
《许三观卖血记》是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值得称道。读者在阅读时的确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作家的语言像流动的音符、循环的乐章,回环跌宕,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小说语言这种极强的连贯性来源于多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主要有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等。
董育宁张玉玲
关键词:语言风格《许三观卖血记》语篇衔接文学评论作家余华
称呼:让人欢喜让人忧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的悖论、熟人称谓的尴尬、陌生人面称的难堪与无奈三方面探讨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称呼问题,指出“称呼难”的原因在于尊敬度与亲密度之间不易得兼的矛盾以及言听者心理期待的不同步,认为语用学中的得体原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张玉玲
关键词:称呼称谓悖论心理期待得体原则
从《马桥词典》看韩少功的语言风格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张玉玲董育宁
网络语言在词句层上的创新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在词句层上的创新:一、自由多变的词汇创新;二、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三、新颖别致的语义表达。
张玉玲
关键词:网络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