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LE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SLE病儿,女∶男=5.4∶1,中位数年龄为11.5岁;首发症状以皮疹(37.5%)、发热(37.5%)、关节痛(15.6%)、水肿(12.5%)最多见;临床表现以发热(71.9%)、皮疹(62.5%)、水肿(28.1%)、头痛(28.1%)、出血(25.0%)、关节痛(25.0%)最多见。辅助检查:血液系统以贫血最多见(40.6%);泌尿系统以血尿(56.3%)、蛋白尿(43.8%)最多见;免疫学指标以抗核抗体(ANA)阳性(96.9%)、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84.4%)、抗核小体抗体阳性(43.8%)、抗SSA抗体阳性(34.4%)多见;C3下降(65.6%),C4下降(59.4%),ESR增快(62.5%)。易误诊疾病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发热、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结论儿童SLE临床表现复杂,以发热、皮疹、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最多见,其中狼疮性肾炎是儿童SLE诊治重点。
- 庄超常红张秋业朱海燕
- 关键词:儿童疾病特征
- 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9月,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感染性肺炎病儿70例(重症肺炎组30例,轻症肺炎组4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1.02、10.20,q=5.96、5.74,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q=4.86、5.67,P<0.01)。肺炎恢复期病儿血清IL-17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4.537,P<0.01);而肺炎病儿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急性期病儿血清IL-17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血清IL-10升高幅度,差异有显著性(t=3.890,P<0.01)。结论感染性肺炎病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7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血清IL-10水平虽呈保护性升高但重症病儿反应不明显。
- 吴蒙蒙吕响红段于河庄超张秋业
- 关键词:肺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
-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偏倚在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Foxp3+ 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儿童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40例,同龄健康对照儿童30例。KD患儿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直接取血备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h17细胞及Foxp3+ CD4+ T淋巴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水平。结果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Foxp3+ CD4+ 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P<0.01);急性期KD患儿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Foxp3+ CD4+ 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IL-23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a<0.01),而TGF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h17促炎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和Foxp3+ 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免疫抑制效应不足是导致儿童KD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体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是引起上述改变的原因。
- 常红张秋业庄超
- 关键词:川崎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 静脉免疫球蛋白对早产儿脐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
- 结果 (1)辅助性T细胞功能变化:①CBMC分泌IFN-γ水平变化:C组CBMC分泌IFN-γ水平(32.59±26.82pg/ml)与B组(1 24.51±56.06pg/ml)和A组(175.68±86.82pg/m...
- 张秋业盛红玲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