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亚楠
-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卤煮鸡肉与鸡汤滋味差异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阐释鸡肉卤煮过程中的风味形成规律。【方法】应用电子舌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联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卤煮鸡肉与鸡汤滋味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在高温(95℃)和低温(85℃)卤煮下,除低温卤煮鸡汤的咸味和苦味外,鸡肉和鸡汤的电子舌滋味强度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都将样品分为2类,鸡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鸡汤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特定氨基酸均对鸡肉与鸡汤中鲜味和咸味的电子舌响应值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鸡肉和鸡汤中鲜味和咸味与氨基酸的灰色关联系数回归方程。其中,鸡肉中鲜味和咸味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653和0.8550,鸡汤中鲜味和咸味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580和0.7930,表明回归方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结论】电子舌对卤煮鸡肉与鸡汤滋味有较好的区分效果,游离氨基酸与卤煮鸡肉和鸡汤的鲜味和咸味高度相关,可采用特定氨基酸评价鸡肉与鸡汤的鲜味和咸味。
- 柳艳霞于家欢赵改名赵改名刘世杰武苏苏常亚楠
- 关键词:卤煮鸡肉鸡汤电子舌滋味游离氨基酸
- 煮制对鸡肉及汤汁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4年
- 本文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95℃条件下不同煮制时间,不同部位的鸡肉及鸡汤中游离氨基酸(FAA)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煮制时间对鸡肉及鸡汤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95℃煮制不同时间,蛋白质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因FAA形成量与降解量的比率及溶于汤中量的差异,鸡肉表层的F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0min时达到最大值;鸡肉中心的FAA含量呈现升高趋势,在120min时达到最大值。鸡汤中的FAA含量因肉样中FAA溶于其中而随煮制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煮制120min时的含量约是10min的5倍。因此加热120min内,随煮制时间延长鸡汤会更加鲜美可口,且营养价值高。
- 常亚楠赵改名柳艳霞李苗云黄现青孙灵霞
- 关键词:鸡肉鸡汤游离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