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礼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从《性自命出》看郭店儒简的教育思想
- 2010年
- 儒家教育思想是儒家先人在充分理解人性的基础上而构建的一套注重从根本、源头上来和谐社会秩序的学说。它不仅是社会和谐理论创制的难点,更是现实为政实践的难点。儒家在此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精神财富。
- 吴礼明
- 关键词:郭店儒简人性学说教育思想
- 从《性自命出》看郭店儒简的法律思想
- 2008年
- 儒家法律思想不是前人所说是为人治,它是儒家先人在充分理解人性的基础上而构建的一套人法相济、德刑并施,注重从根本、源头上来和谐秩序的社会学说。它不仅是社会和谐理论创制的难点,更是现实为政实践的难点。儒家在此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精神财富。
- 吴礼明
- 关键词:郭店儒简法律思想
- 试论遗弃罪的立法完善
- 2010年
- 随着抚养关系呈现社会化的趋势,大量非家庭成员间的遗弃行为开始涌现,我国有关遗弃罪的现行立法开始显露出其不足。在国际社会,德、日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对遗弃罪的规定都十分科学、详尽。鉴于此,我国应该调整遗弃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具体位置;对遗弃罪的抚养义务进行重新界定;扩大遗弃罪的主体范围,增加单位为遗弃罪主体;将遗弃罪的法定刑改为两档,增加结果加重犯的规定。
- 吴礼明郭策闫姿含
- 关键词:遗弃罪抚养义务
- 从《五行》、《六德》看前期儒家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设计
- 2011年
- 《五行》、《六德》是思孟学派在充分认识人类自我的前提下建构的和谐人类内外秩序的两大制度创新。《五行》依《尚书》洪范九畴之"五行"旧瓶装思孟学派重塑人类内在精神秩序之新酒,《六德》以《周易》之六位反观人类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六职,设六德,教六艺,以生德于中。实现儒家所愿望的秩序原则、和谐原则的统一。其理论创制的勇气和思路在复兴中华文化的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 吴礼明
- 关键词:儒家学说思孟学派和谐社会
- 传统孝道观念源远流长的自然环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孝的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它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而且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深入民心是农耕文明赖以维系的自然环境长期选择的产物,同时也是在此环境下的农耕生产方式长期屏藩、呵护的结果。
- 吴礼明
- 关键词:孝道文化自然环境农耕文明
- 从郭店儒简看封建伦常学说的逻辑发展被引量:1
- 2006年
- 儒家之学,终为秩序之学。孔子奠其基,中经子思、孟子的丰满,后经荀子的批判,董仲舒的调和,最终成就了影响中国千年的封建伦常学说在西汉的确立。它们在维护封建社会整体与个体之间以及封建社会自我内在秩序的和谐稳定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理论创制的逻辑在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 吴礼明
- 关键词:郭店儒简逻辑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的转移被引量:3
- 2007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转型期。以贤能定身份的官僚俸禄制取代了以血缘定身份的世卿世禄制;以"初税亩"为代表的家庭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王有的井田制;"议事以制"的秘密法被铸之于刑书、刑鼎之上的公开成文法所取代。这一切的发生都与西周末年开始的社会矛盾主体的转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吴礼明卢保娣
-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