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东旭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道岔
  • 2篇点云
  • 2篇三维点云
  • 2篇磨耗
  • 2篇尖轨
  • 2篇仿真
  • 1篇道岔尖轨
  • 1篇迭代
  • 1篇动力学仿真
  • 1篇虚拟样机
  • 1篇样机
  • 1篇异构
  • 1篇异构计算
  • 1篇运动模拟
  • 1篇运动模拟器
  • 1篇三维地形
  • 1篇三自由度
  • 1篇数据处理
  • 1篇特征点
  • 1篇铁路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王培俊
  • 5篇吕东旭
  • 2篇陈鹏
  • 1篇李保庆
  • 1篇李文涛
  • 1篇夏欢

传媒

  • 2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自由度运动模拟器动态场景设计与可视化仿真被引量:3
2017年
以三自由度运动模拟器为研究对象,以Visual C++6.0为平台,运用Open GL编写场景程序的方法,详细说明三维地形的构建方法及场景漫游功能的实现。通过地形数据传输将场景模拟系统与运动模拟系统相连,实现汽车驾驶模拟的人机交互。
夏欢王培俊李保庆吕东旭
关键词:运动模拟三维地形可视化
高速道岔尖轨点云的复合拼接及数据处理优化被引量:3
2018年
为实现高速铁路尖轨磨耗的高效检测,结合高速尖轨的检测需求及其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距离编码器的复合拼接方法.该方法将距离信息融合到点云拼接中,提高了检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在计算点特征直方图(point feature histograms,PFH)的过程中,引入OpenCL(open computing language)异构加速模型调整点云的数据结构,发挥GPU的并行处理优势获得了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利用实际尖轨开展磨耗检测实验,证明了针对高速尖轨的结构光检测系统有效可行.经过点云拼接和点云扫描数据处理的优化,系统的整体检测效率获得了70%左右的提升.
王培俊吕东旭陈鹏
关键词:磨耗三维点云OPENCL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磨耗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提高钢轨磨耗检测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磨耗检测系统,用于取代人工检测。利用机器视觉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的设计实现了钢轨磨耗在线检测。针对道岔区域的匹配问题,提出了先通过轮廓矩识别道岔和钢轨轮廓,再结合特征匹配和SVD-ICP算法完成道岔匹配的新方法。通过实验测试,证明该系统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可以较好地满足钢轨磨耗在线检测需要,同时,对于道岔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实现道岔尖轨的匹配,为进一步实现更为复杂的道岔的检测提供了数据支持。
唐晓敏王培俊吕东旭李文涛
关键词:钢轨磨耗机器视觉特征点最近点迭代道岔
一种新的尖轨点云配准方法及算法加速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满足高速道岔检测的严格要求,解决尖轨检测中三维点云配准定位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尖轨轨腰圆孔特征配准的方法。首先在轨腰上制造圆孔特征,再提取圆孔边界作为特征初始匹配,最后以轨腰作为基准精确匹配。针对边界提取算法中运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异构计算语言的边界提取并行算法。通过分析数据和算法特点,改进了点云数据的存储方式并修改了部分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尖轨配准中定位问题并满足检测标准;改进的算法相对于原算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保证了和系统良好的兼容性。
李坪王培俊吕东旭陈鹏
关键词:高速道岔三维点云配准异构计算
一种轨道三维检测平台的设计分析与仿真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传统人工轨道检测方法工作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利用三维数字化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技术的轨道检测平台,能够简单快捷地测量多个轨道相关参数。采用空间解析几何法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算分析。对平台进行了力学平衡性分析,并给出了外推力的有效值。使用Creo Parametric 2.0软件建立了整体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到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中,对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给出了平台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验证了计算分析的正确性。
苟慎龙王培俊唐晓敏吕东旭
关键词:铁路轨道空间解析几何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