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钊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化钛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2篇纳米
  • 2篇纳米二氧化钛
  • 2篇降解
  • 2篇光催化
  • 2篇光催化降解
  • 2篇二氧化钛
  • 2篇催化
  • 2篇催化降解
  • 1篇递质
  • 1篇毒代动力学
  • 1篇学习记忆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神经递质
  • 1篇彗星试验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淋巴细...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作者

  • 5篇李清钊
  • 5篇刘钊
  • 4篇郝玉兰
  • 2篇徐厚君
  • 2篇曹燕花
  • 2篇刘璐
  • 2篇闫立成
  • 2篇郑国颖
  • 2篇周延明
  • 2篇周立军
  • 1篇王广增
  • 1篇江冬萍
  • 1篇张中瑞
  • 1篇王茜
  • 1篇张阳
  • 1篇王宝中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化工环保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二氧化钛介孔微球光催化降解水中BPA的机理被引量:1
2012年
描述了两种不同三维二氧化钛介孔球对水悬浮液中BPA的光降解效果,结果发现紫外线照射下两种三维二氧化钛介孔球的光催化效果要优于P25型二氧化钛,且微球孔隙越小,对BPA的降解效果越好;运用HPLC-MS以及HPLC-MS-MS联用技术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并且对BPA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形成5种主要的中间产物并对它们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讨论。根据分析测定得到的降解中间产物,提出了一个关于两种二氧化钛介孔球光催化剂对BPA降解的详细路径。
郝玉兰周延明刘钊周立军李清钊刘璐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双酚A
纳米硫化铅包裹方式对毒代动力学的影响
2012年
12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给予未包裹、巯基乙酸包裹、巯基乙醇包裹纳米硫化铅。采用腹腔注射法一次性染毒0.2 ml(200 mg/kg)。于染毒后第0.5、1、6、12、24、36、48小时各时点取血,检测血铅含量。随着小鼠染毒时间的增加,血铅上升到一定峰值后逐渐降低。小鼠染毒后48 h内,3组样品中血铅浓度呈未包裹组>巯基乙酸组>巯基乙醇组,毒代动力学铅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毒代动力学参数显示,巯基乙醇组代谢最快,而未包裹组代谢最慢。提示包裹后纳米硫化铅在血中含量低,代谢速度快。
李清钊徐厚君曹燕花郝玉兰郑国颖闫立成刘钊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
纳米PbS经呼吸道染毒对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探讨纳米PbS对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PbS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纳米PbS高、低剂量组分别气管注入剂量为30、15mg/kg粒径20 nm纳米PbS混悬液1 ml,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3个月,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全血及海马组织中铅含量、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错误反应次数较高,且潜伏期延长;全血及海马组织中铅含量增高;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纳米PbS经呼吸道染毒可能导致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进而损伤学习记忆能力。
张阳曹燕花李清钊王广增张中瑞江冬萍刘钊
关键词:神经递质学习记忆
TiO_2介孔球的合成及其对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被引量:5
2012年
以不同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无模板条件下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TiO2介孔球——TiO2-1和TiO2-2。对两种TiO2介孔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和TiO2-2粒径分别为5.7 nm和8.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59.4 m2/g和128.3 m2/g;孔径约为4.0 nm和5.0 nm。采用P25型TiO2、TiO2-1和TiO2-2对双酚A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在催化剂加入量为0.5 mg/L的条件下降解60 min,双酚A去除率分别为76.3%,99.7%,98.5%。TiO2-1和TiO2-2的光催化效果优于P25型TiO2,且TiO2-1的光催化效果更好。
郝玉兰周延明刘钊周立军李清钊刘璐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光催化降解双酚A
硫化镉量子点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观察硫化镉量子点(CdS)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分为硫化镉量子点组(CdSI,粒型,粒径3~5nm)、硫代乙醇酸包裹组(CdSⅡ,粒型,粒径3—5nm)和阴性对照组,每组6瓶。将CdS加到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中,CdS在培养液的浓度为2~g/ml。彗星试验培养6h,微核实验、染色体畸变实验培养72h。结果显示,CdSI、CdSII组的彗星尾长均大于阴性对照组,微核率和二倍体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SI组的DNA损伤比CdSⅡ组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dS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一定的遗传毒性,硫代乙醇酸包裹后的CdS较无包裹CdS对DNA损伤减轻。
李清钊郑国颖王宝中闫立成郝玉兰徐厚君王茜刘钊
关键词:硫化镉量子点DNA损伤彗星试验微核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