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γ射线辐照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不同剂量γ射线对UHMWPE进行表面辐照处理,制备了辐照交联UHMWPE材料,测定了其结晶度和表面硬度.利用UMT-II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25%小牛血清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加,交联UHMWPE的结晶度和表面硬度均增大,二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小牛血清润滑条件下,交联UHMWPE的摩擦系数高于未辐照样品,但辐照UHMWPE的磨损率降低,耐磨损性能明显提高;未辐照样品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塑性变形,辐照样品则表现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
- 黄传辉刘庆华张磊王庆良
-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Γ射线辐照结晶度
- 仿生UHMWPE关节软骨材料的静态黏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蠕变、应力松弛和蠕变回复等实验评价多孔梯度UHMWPE仿生软骨材料的静态黏弹性能。方法采用模板-滤取(T-L)法制备多孔梯度UHMWPE仿生软骨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多孔组织结构,压汞仪测量多孔层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特征,平头压痕实验测定多孔梯度UHMWPE材料的蠕变、应力松弛和蠕变回复性能。结果 T-L法制备的UHMWPE梯度多孔层与基体的结合良好,随NaCl含量的增加,孔隙率增大,孔径尺寸分布范围扩大。蠕变变形和模量随时间呈非线性增加,应力松弛应力和模量非线性降低,对冲击载荷的缓冲能力明显高于致密UHMWPE。实验表明,具有合理孔隙率的U50和U60样品与致密UHMWPE材料回复性能相近,但过高的孔隙率造成蠕变回复的塑性变形增加。结论多孔梯度结构UHMWPE材料的弹性增加,应变响应速度提高,有利于改善摩擦副的接触润滑状态,减轻材料的磨损。
- 刘庆华王庆良沈涵玄加申
- 关键词:多孔性应力松弛黏弹性仿生
- 多孔梯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模板-滤取法(T-L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多孔梯度板材料.采用面与面接触方式,测定多孔UHMWPE梯度板的压痕硬度,利用UMT-Ⅱ型微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质量浓度为25%小牛血清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借助Stribeck曲线对其润滑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多孔结构能明显改善UHMWPE材料的表面润湿性能.多孔梯度材料的蠕变特征符合5个参数关联指数ExpAssoc函数模型,压痕硬度则随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质量浓度为25%小牛血清润滑条件下,致密UHMWPE属典型边界润滑,多孔UHMWPE在高速区形成混合润滑,摩擦因数比致密UHMWPE有明显降低.
- 王庆良玄加申刘庆华
- 关键词:压痕硬度
- 离子氮化锻造CoCrMo合金的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 2010年
- 采用离子氮化技术,对医用CoCrMo合金进行表面离子氮化处理。利用SEM和XRD分析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并测定表面硬度,采用销-盘往复运动方式,在UMT-Ⅱ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25%小牛血清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氮化CoCrMo合金表面形成具有纳米结构的硬质CrN和Cr2N氮化层,表面粗糙度上升,显微硬度明显提高。低载荷时,氮化CoCrMo合金的摩擦因数均低于未处理合金,但高载荷时的摩擦因数接近或高于未处理样品。不同氮化温度和载荷条件下,氮化样品的磨损率都明显低于未处理样品,抗磨损性能提高近4倍。CoCrMo合金主要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伴有塑性变形,氮化CoCrMo合金的磨损较轻,主要为黏着擦伤。
- 张磊王庆良孙彦敏刘庆华
- 关键词:离子氮化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