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大...
  • 4篇民生
  • 3篇当代中国马克...
  • 3篇当代中国马克...
  • 3篇中国马克思主...
  • 3篇中国马克思主...
  • 2篇人类文明
  • 2篇农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民生
  • 2篇文明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视阈
  • 1篇党中央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党组织建设
  • 1篇学习型

机构

  • 12篇中共吉林省委...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省行政学...

作者

  • 12篇刘丹
  • 4篇吴琳
  • 1篇张敏
  • 1篇于洁

传媒

  • 4篇行政与法
  • 4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新长征
  • 1篇桂海论丛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探索
2022年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崭新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则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逻辑。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展开中,中国共产党必将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为世界人民携手走向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刘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2012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基础,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十七大以来党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
2011年
宣传和普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大众化是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研究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探索解决的途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刘丹吴琳
以创新为基点加强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被引量:3
2011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有必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这是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深入剖析,强调以创新为基点加强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实现文化理念创新、文化活动主体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文化建设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创新五方面来实现吉林省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刘丹
关键词:文化建设农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
2023年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这深刻阐明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应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优化执政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刘丹
关键词:国家机构改革执政方式全国政协执政能力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最早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带来理性的光明、生产力的爆发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马克思在其论述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现代性”一词,但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无不体现着现代性思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以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为旨归,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性理论,开辟了现代化的新境界,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现代化路径。
刘丹陈曦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国式现代化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2012年
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出现的认识弱化现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的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先导权——政治保障机制研究;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
吴琳刘丹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民生
打造吉林省服务型政府的民生之维
2014年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伴随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政府,是一个能够使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的政府。因此,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只有始终把政府建设本身与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强化政府责任,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才能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刘丹于洁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民生理念政府职能
农村公共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原则与实践途径——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也是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改进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公平适度、需求导向、社会协作的三条原则。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吴琳张敏刘丹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文化民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1年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当前崭新的时代课题,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也有助于不断增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对于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丹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