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靶向治疗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17
- 2015年
- 化疗是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是细胞毒性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杀伤肿瘤细胞,因化疗药物特异性差,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上也对正常细胞产生损害,所以传统的化疗药物存在明确的副作用。本文综述了胃癌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其中胃癌相关因素介绍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I3K/m TOR、C-Met、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FGFR-1等,针对这几方面临床上已经开发了许多分子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贝伐单抗、雷帕霉素、西罗莫司、依维莫司、MK-866、Rilotumumab、Olaparib等,以及2014年ASCO公布的两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并分别于国内及美国上市的阿帕替尼及Ramucirumab,这些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特定的标志物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的优点,在药效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为患者抗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陈淑慧阳帆帆何君周鹏王桂华
- 关键词:胃癌靶向药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OR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后序贯大分割放疗的心脏损伤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化疗方案序贯大分割放疗对心脏损伤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62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随机分A组(ECT)和B组(TEC)两种化疗方案,每组31例,完成化疗后予以大分割放疗,放疗剂量为:全乳4005 cGy/15f,瘤床补量1000 cGy/5f;6个月后进行心电图(ECG)、肌钙蛋白(cTNI)、脑利那肽(BNP)、心肌酶谱、心脏彩超(UCG)检查,比较两组心脏损伤情况。结果①A组ECG异常率为9.68%(3例),B组ECG异常率为32.26%(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②两组患者BNP值均在正常范围,但BNP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化、放疗后UCG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T化疗组较TEC化疗组后序贯大分割放疗具有降低心脏损伤的优势,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龚奎玉邓立勇何君
- 关键词: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方案大分割放疗心脏损伤
-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放疗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评估鼻咽癌放疗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中抽取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局部纤维化组及肿瘤复发组各1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患者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结果:肿瘤复发组患者的最大信号强度值时间(T_(max))显著低于局部纤维化组,且最大斜率(slope_(max))及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显著高于局部纤维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及达峰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中,TIC的slope_(max)、T_(max)及MCER对于区分局部纤维化及肿瘤复发组患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有助于准确评估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
- 何君周鹏阳帆帆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
- 大孔径CT模拟定位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鼻咽癌及乳腺癌患者,各14例;所有患者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技术,观察应用效果。结果:鼻咽癌患者及乳腺癌患者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2±0.51)mm、(2.59±0.60)mm。结论:大孔径CT模拟定位技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定位较为精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何君阳帆帆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