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星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毛竹二乙烯基还原酶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毛竹二乙烯基还原酶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黄和绿两种叶色毛竹实生苗中进行大量基因表达筛选鉴定,发现编码二乙烯基还原酶蛋白的基因在黄叶实生苗中缺失,...
- 任育军缪颖黄晨星
- 文献传递
- 植物单链DNA结合蛋白WHIRLY2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WHIRLY2在调控植物叶片衰老、花粉管活力以及角果发育等方面的一些进展,以期为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 蔡倩任育军黄晨星缪颖
- 关键词:衰老花粉管角果转录因子细胞定位
- 拟南芥WHIRLY2基因超表达引起拟南芥角果发育异常的分子细胞学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构建拟南芥WHIRLY2基因超表达植株和鉴定这个基因的突变体,对WHIRLY2基因调控拟南芥角果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分析.表型观察结果显示过量表达WHIRLY2基因的植株角果发育异常,出现变黄、干瘪和早衰现象,角果果皮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明显比野生型少,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目比野生型明显增多.进一步对角果发育、能量代谢、线粒体基因组稳定、叶绿体淀粉粒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进行qRT-PCR分析,发现WHIRLY2超表达植株角果中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nad1、cytc382、rad50和同时作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atp9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通过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和蛋白质凝胶迁移试验,发现WHIRLY2蛋白可以结合在线粒体基因组的nad1和cytc382基因启动子的4个端粒重复序列AAAATCCCC上,推测WHIRLY2可能通过调控nad1和cytc382基因的转录从而参与角果发育的调控.
- 黄晨星任育军李燕云缪颖
- 关键词:拟南芥
- WHIRLY2蛋白介导拟南芥生长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 WHIRLY2蛋白是植物特有的WHIRLY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能够与单链DNA(ssDNA)结合。研究表明,在拟南芥中过表达WHIRLY2蛋白使叶片细胞中线粒体DNA含量减少,产生叶片扭曲以及衰老的表型;过表达WHIRL...
- 黄晨星
- 关键词:激素处理
- 拟南芥莲座叶片发育过程中P1基因的表达特性
- 2017年
- 该实验对CDF1类似蛋白基因(P1)在拟南芥叶片发育不同阶段的定量PCR结果显示,P1基因在拟南芥叶片发育的所有时期均可表达,但在茎生叶和衰老叶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成熟叶和幼叶。GUS报告基因表达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1启动子在拟南芥叶片中有较高的驱动活性;在营养生长阶段的幼苗和植株(4~5周)的所有叶片中均能检测到GUS表达,但在植株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后(6周及以后),GUS表达主要集中在逐渐衰老的叶中,并随着叶片衰老程度加剧GUS染色程度也越深,这一结果与GUS荧光定量检测结果一致。通过分析P1基因启动子上可能存在的顺式调控元件,发现茉莉酸甲酯、热压、干旱和水杨酸等均能够引起叶片衰老调控元件的响应,证实P1的表达受到这些因素的调控。研究表明,P1在拟南芥莲座叶片中很可能参与了对上游衰老信号的响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P1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分子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 任育军蔡倩杨柳吴华伟黄晨星缪颖
- 关键词:叶片衰老定量PCRGUS染色
- 毛竹叶片衰老特性及衰老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收集野外定植3年的毛竹秆上具有明显衰老渐进特征的叶片簇,测量这些叶片的光合代谢效率(Fv/Fm)及叶绿素含量,建立毛竹不同衰老阶段叶片形态与其光合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BLASTn)筛选出113个毛竹基因组中与水稻叶片衰老调控相关的同源基因,并检测这些基因在毛竹叶片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趋势,鉴定一些与毛竹叶片衰老相关的标志基因.结果显示,毛竹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其叶片的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显著下降;在筛选的113个基因中有86个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其中32个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没有变化,41个基因随着叶片衰老出现显著下调,13个基因出现明显上调.这些表达变化的基因与水稻中鉴定的同源基因在旗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基因很可能在毛竹叶片衰老过程中也发挥同样的功能.
- 任育军杨树伟吴栋雄黄晨星管亦荣缪颖
- 关键词:毛竹叶片衰老光合作用效率衰老相关基因同源分析
- 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探索了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的方法,发现室外种植盛开的茉莉花花瓣更适于分离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15 g·L^-1纤维素酶、8 g·L^-1果胶酶和4 g·L^-1离析酶共同作用下,于25℃黑暗条件酶解5 h,所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最佳.当细胞浓度为4×10^5个·mL^-1,外源质粒DNA含量为75μg·mL^-1原生质体时,在200 g·L^-1的PEG-4000介导转化2~10 min,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成功鉴定了3个茉莉花来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为高通量开展茉莉花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张娅刘晓烽张婧何弦袁媛吕美玲黄晨星郑祥梓缪颖伍炳华
- 关键词:茉莉花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