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荣
- 作品数:2 被引量:15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经验分解与达峰路径
- 2017年
- 中国于2015年出台了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将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在2015年基础上降低40%的目标。作为碳排放大户,制造业的碳减排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总体碳减排成效。因此,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对于制造业本身的碳减排工作具有战略指导作用,而且也成为了中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 邵帅邵帅赵兴荣
- 关键词:碳排放碳减排行动纲领制造业减排成效
-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经验分解与达峰路径——广义迪氏指数分解和动态情景分析被引量:158
- 2017年
- 制造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和碳排放大户,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决定了中国总体碳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2030年减排目标为背景,首次使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考察了1995—2014年制造业碳排放演变的驱动因素,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对2015—2030年制造业碳排放的潜在演化趋势进行了动态情景分析,进而比较了碳排放达峰过程中相关因素的贡献差异。结果显示:投资规模是导致制造业碳排放增加的首要因素,而投资碳强度和产出碳强度则是引致碳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重工业和轻工业因其不同发展特征而呈现出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差异化影响;在基准情景和绿色发展情景下,制造业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均将持续增长,而在技术突破情景下,碳排放将有较大可能在2024年提早达峰;除绿色发展情景难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外,其他两种情景设定下的制造业产出碳强度均可实现各阶段的预期下降目标;规模效应的减弱为碳排放达峰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投资碳强度和产出碳强度则为碳排放达峰提供了关键驱动力。政府需要进一步引导激励制造业企业增加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在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措施和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的条件下,制造业将具有可观的碳减排潜力。
- 邵帅张曦赵兴荣
- 关键词: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