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高韧性聚醚脲型苯并嗪树脂的合成及力学性能 2017年 首先用端氨基聚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制备出两端含有氨基的聚醚型聚脲,然后用合成的聚醚型聚脲、双酚A和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曼尼希反应合成出聚醚脲型苯并嗪(PUBZ),经高温固化后形成韧性优良的树脂。用FTIR、~1H NMR分析了PUBZ的化学结构,证实了所得的目标产物;用DSC对PUBZ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用拉伸测试分析了含不同长度聚醚链PUBZ树脂的力学性能;用DMA和TGA测试分析了含不同长度聚醚链PUBZ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聚醚链段越长,PUBZ的固化温度越高,PUBZ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相反其热稳定性越好;在力学性能中端氨基聚醚D-400/PUBZ树脂的韧性最好。 袁伟 钱莹 史铁钧 何涛 陈杨关键词:聚醚 聚脲 高韧性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降冰片烯酰亚胺型双苯并嗪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2016年 首先用降冰片烯二酸酐、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降冰片烯酰亚胺(NI),然后用合成的NI、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Mannich反应合成出降冰片烯酰亚胺型双苯并嗪(NI-BOZ),经高温固化后形成热固性树脂。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了NI和NI-BOZ的化学结构,证实了所得的目标产物;用DSC对NI-BOZ的固化动力学进行研究;用DMA和TGA分析了NI-BOZ的固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NI-BOZ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86.27 k J·mol-1,反应级数为0.91;poly(NI-BOZ)树脂空气条件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15℃,氮气条件下失重5%的温度为445℃,失重10%的温度为467℃,在800℃的残碳率为63%。 袁伟 史铁钧 钱莹 陈杨关键词:核磁共振 热性能 热固性树脂 含双马来酰亚胺的新型双苯并嗪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2016年 首先用马来酸酐、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N-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HPM),然后用合成的HPM、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曼尼希反应合成出含双马来酰亚胺的苯并嗪(HPM-BOZ),经高温固化后形成热固性树脂。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了HPM和HPM-BOZ的化学结构,证实了所得的为目标产物;用DSC对HPM-BOZ的固化特性进行研究,用TGA分析了HPM-BOZ的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用SEM分析了树脂的断裂面。结果表明:HPM-BOZ在235℃和266℃出现了两个固化峰;在氮气条件下,热分解温度为410℃,失重5%的温度为438℃,在800℃的残碳率为60.2%。 袁伟 史铁钧 徐国梅 李明 刘建华关键词:马来酰亚胺 核磁共振 热固性树脂 双酚硅氧烷型苯并嗪/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2015年 以双酚A(BPA)、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双酚硅氧烷型苯并嗪(BZ),固化得到聚双酚硅氧烷型苯并嗪(PB),再用BZ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改性二氧化硅共混,固化得到双酚硅氧烷型苯并嗪/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BS)。采用FI-IR,1H NMR等分析手段对BZ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对BZ固化性能进行研究,使用TG分析PBS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中,BZ在181℃开环聚合;PB失重5%时的温度为302℃,失重10%时的温度为375℃,在800℃时的残炭率为53%;PBS失重5%时的温度为316℃,失重10%时的温度为407℃,在800℃时的残炭率为59%。聚合物表面及断面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表明:BZ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改性二氧化硅有较好的相容性且提高了韧性。 李明 史铁钧 袁伟 徐国梅 朱林林关键词:稳定性 相容性 韧性 甲基环戊二胺型苯并噁嗪合成及其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热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1 2016年 分别用苯酚(Ph)和壬基酚(NP)与多聚甲醛,对甲基环戊二胺(TAC)进行曼尼希反应,制备出来两种不同结构的甲基环戊二胺型苯并噁嗪分别简称为 TPBZ、TNBZ,然后将两种苯并噁嗪与环氧树脂共混固化并和原料TAC与环氧树脂共混固化比较.用FT-IR、1 H NMR分析了两种苯并噁嗪的化学结构;用DSC对共混固化体系特性进行研究,用 TGA 分析了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化物 TPBZ/EP 的热分解温度比固化物TAC/EP提高32℃,最大失重速率温度提高58℃,700℃残炭率提高11.2%,固化物 TNBZ/EP 的热分解温度比固化物TAC/EP提高42℃,最大失重速率温度提高56℃. 袁伟 史铁钧 李明 钱莹 陈杨关键词:苯并噁嗪 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热固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