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艳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东北三省
  • 2篇镰孢
  • 2篇镰孢菌
  • 2篇大豆
  • 1篇致病力
  • 1篇品种(系)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抗性
  • 1篇抗性分析
  • 1篇根腐
  • 1篇根腐病
  • 1篇大豆品种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文景芝
  • 2篇王晓艳
  • 1篇肖彩霞
  • 1篇关雪松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北三省大豆根腐镰孢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于2007~2010年连续4年从东北三省大豆主产区采集大豆根腐病株,分离大豆根腐镰孢菌,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 199个镰孢菌菌株属于8个种,分别为尖镰孢菌(F.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solan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半裸镰孢菌(F.semitac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和厚垣镰孢菌(F.chlamydosporum),其出现频率依次为36.45%、25.35%、11.43%、10.76%、6.76%、4.42%、3.84%和1.00%。以上8种镰孢菌在黑龙江省都存在,且在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了厚垣镰孢菌。在吉林省没有分离到F.avenaceum和F.verticillioides,在辽宁省没有分离到F.avenaceum和F.chlamydosporum。以合丰25号大豆品种为接种材料进行的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8种镰孢菌对大豆均有致病力,其中尖镰孢菌有强致病力,腐皮镰孢菌、禾古镰孢菌、半裸镰孢菌、燕麦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厚垣镰孢菌均为中等致病力,轮枝镰孢菌为弱致病力;8种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症状不尽相同。
王晓艳文景芝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致病力
东北三省大豆品种(系)对大豆根腐镰孢菌的抗性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用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强毒力菌株对408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大豆存在大量抗优势致病镰孢菌F.solani和F.oxysporum的资源。黑龙江的357份大豆品种(系)中抗F.solani的占39.03%,抗F.oxysporum的占62.37%。吉林的27份主栽大豆品种中抗F.solani的占23.46%,抗F.oxysporum的占46.91%。辽宁的24份主栽大豆品种中抗F.solani的占25.00%,抗F.oxyspo-rum的占61.11%。黑龙江的菽锦05-SH、黑农65、D09-005、D09-072和D09-077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强毒力F.solani和F.oxysporum均表现抗病。来自不同省份的F.solani和F.oxysporum菌株对同一个大豆品种(系)的毒力存在差异,因此在鉴定品种抗病性时应尽量选用当地的镰孢菌株。同时用8种大豆根腐镰孢菌(Fusarium spp.)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接种东北地区的10个主栽大豆品种,在所产生的160个互作中,抗病互作占74.38%,表明主栽大豆品种对镰孢菌根腐病普遍存在抗性。其中绥农28和丹豆13对弱毒力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黑农44和东农2037对弱毒力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表现免疫;不存在对所有8种大豆根腐镰孢菌均表现抗病或均表现感病的大豆品种。依据抗病互作所占比例和平均病情指数,10个主栽大豆品种对8种镰孢菌的总体抗性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九农28、吉育35、绥农28、铁豆44、黑农44、丹豆13、垦丰16、东农2037、辽豆17、合丰55。主栽大豆品种对同种镰孢菌的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抗感表现一致的占71.25%,因而在鉴定品种抗病性时可以不考虑镰孢菌菌株的毒力强弱。
肖彩霞关雪松王晓艳文景芝
关键词:抗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