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岩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高职
  • 4篇教学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印迹
  • 3篇冶金
  • 2篇循环利用
  • 2篇冶金尘泥
  • 2篇印迹聚合物
  • 2篇院校
  • 2篇水杨酸
  • 2篇资源化
  • 2篇资源化利用
  • 2篇课堂
  • 2篇高职院校
  • 2篇分子印迹技术
  • 2篇分子印迹聚合...
  • 2篇尘泥
  • 2篇处理技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机构

  • 17篇广西现代职业...
  • 1篇赤峰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河池市技术开...

作者

  • 17篇王岩
  • 6篇戴丽艳
  • 2篇易灵红
  • 2篇谢玉艳
  • 2篇林忠
  • 1篇靳瑞发
  • 1篇唐珊珊
  • 1篇刘俊渤
  • 1篇何启贤

传媒

  • 4篇化纤与纺织技...
  • 2篇化工管理
  • 2篇科技视界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天津化工
  • 1篇烧结球团
  • 1篇山西冶金
  • 1篇铁合金
  • 1篇广西教育

年份

  • 8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冶金尘泥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简述了冶金尘泥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冶金尘泥的利用现状及处理技术,并着重分析了各循环利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希望为冶金尘泥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雷玉办韦响谢玉艳韦文业王岩
关键词:冶金尘泥循环利用
双氰胺与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理论优化被引量:3
2018年
以双氰胺(DCD)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分别以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二乙烯基苯(DVB)、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借助Gaussian09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模拟了DCD与AM的预作用构型,筛选最佳印迹物质的量比例;优化交联剂,揭示DCD与AM间印迹作用的本质.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印迹物质的量比例为1:5,PETA更适合作为双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DCD-MIPs)的交联剂.以计算结果为指导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DCD-MIPs,并进行性能研究.紫外光谱实验表明强吸收峰λ=216nm处印迹物质的量比例为1:5的吸光度最大.吸附实验表明在最佳印迹比例时,以PETA为交联剂且使用量为9.5mmol时制备的DCD-MIPs的吸附量最大,其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185nm.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浓度范围内DCD-MIPs对DCD的结合位点是等价的,其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为17.24mg/g,离解平衡常数Kd为65.59mg/L.本文制备的DCD-MIPs对DCD展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可应用于复杂基质中DCD的分离检测.
王岩刘俊渤易灵红戴丽艳唐珊珊靳瑞发
关键词:双氰胺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交联剂
五年一贯制中职阶段基础化学教学方法研究——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年
基础化学是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分析检验与智能冶金专业五年一贯制中职阶段专业入门基础课,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中采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线上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线下教学培养化学探究能力、理论与动手能力齐抓、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六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钟丽韦后明莫江敏戴丽艳王岩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基础化学教学方法
一种水杨酸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杨酸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分子印迹技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结构设计,在吸附材料中创建与水杨酸分子结构相匹配的印迹位点,显著提高了对水杨酸的吸附选择性。选用沸石分子筛作为基质材料,...
王岩 雷玉办戴丽艳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化学课堂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年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顺应课程创新与变革的要求,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流模式。文章针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化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将人文底蕴与价值观、实训室安全与责任担当、翻转课堂与学习方法、生活化实验与健康生活理念相结合,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融入实验过程等环节,对化学课堂进行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育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岩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化学课堂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理念的高职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4年
高职化工类专业作为培养化工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基于“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明确了新时代化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要求。通过分析化工专业分析检验技术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包括构建实践教学理论框架、组建高水平教研团队,以及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一系列教学体系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为化工行业培养具备现场工程师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优秀工程师,同时,为高职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戴丽艳王岩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工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担任专职班主任探索
2017年
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担任专职班主任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学习与经验交流;适当减轻班主任工作任务;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实行奖励机制。
易灵红王岩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专职班主任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职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平衡的移动”任务为例
2024年
文章主要探讨“5E”教学模式在高职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化学平衡的移动”任务的教学为例,按照“5E”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吸引、探究、解释、扩展和评估五个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周召曼王岩覃彤妮李晓妍
关键词:高职化学化学平衡
“双碳”背景下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有色金属产业是典型高能耗产业,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产业。通过全面调研分析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境,结果显示“双碳”背景下有色金属企业存在盈利能力不强、技术设备普遍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等突出问题。建议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的扶持及顶层设计,实施强化校企合作及人才精准培养等举措,解决人才断层及技术落后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雷玉办盛双王岩罗大为李承伟钟丽林忠
关键词:有色金属校企合作
计算机模拟分子印迹技术用于环境污染物吸附的研究
2024年
计算机模拟技术为解决分子印迹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吸附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模拟技术可以指导材料结构设计与优化,扩大材料的适用范围,揭示材料的吸附动力学机理,并辅助材料的高效筛选。文章将综述计算机模拟在分子印迹技术中的应用,包括材料结构设计、吸附性能预测、吸附动力学模拟和材料筛选四个方面,这对扩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范围,发展高效、低成本的专一性吸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计算机模拟的全面应用可大幅提高分子印迹材料对广谱环境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未来应加强模拟模型的优化与实验结果的验证,以加速高性能分子印迹材料的开发。
王岩雷玉办戴丽艳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环境污染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