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致远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破乳
  • 3篇破乳剂
  • 2篇三元复合驱
  • 2篇强酸
  • 2篇脱水率
  • 2篇氯丙烷
  • 2篇环氧
  • 2篇环氧氯丙烷
  • 2篇固体超强酸
  • 2篇复合驱
  • 2篇改性
  • 2篇丙烷
  • 2篇采出液
  • 2篇采出液破乳剂
  • 2篇超强酸
  • 2篇催化
  • 1篇氧氯化锆
  • 1篇油用
  • 1篇乳剂
  • 1篇树脂

机构

  • 5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王洪国
  • 5篇毛致远
  • 2篇刘淼
  • 2篇高婧
  • 1篇李光萍
  • 1篇王卓

传媒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合成化学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化技术与应...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合成及其表面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以酚胺醛树脂聚醚型破乳剂DLA-6和环氧氯丙烷经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破乳剂DLA-6-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宜合成条件为:n(DLA-6)∶n(环氧氯丙烷)=1∶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质量分数为1.2%,溶液pH为6.8。通过凝胶色谱测定了产品的纯度,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表面化学性能。测得产品在30℃时临界胶束浓度(ccmc)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1.03×10-5 mol/L和32.796 mN/m。通过比较表面化学性能参数,得出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性能。
毛致远王洪国徐秉钺刘淼高婧
关键词:破乳剂环氧氯丙烷脱水率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氧氯化锆为锆原,氨水为沉淀剂,硫酸溶液为浸渍液,通过沉淀-浸渍法制备SO_4^(2-)/ZrO_2(SZ)酯化催化剂,其结构经BET、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依次降低,孔径增大,氧化锆的晶态由无定形态转化为四方晶态再转化为单斜晶态;于600℃焙烧时,催化剂形成的S=O键红外吸收峰最强;于700℃焙烧时,催化剂结构被破坏。在丙烯酸与十八醇的酯化反应中对催化剂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600℃焙烧的催化剂产率最高(96.4%)。
卢兆有王洪国毛致远徐秉钺
关键词:氧氯化锆固体超强酸焙烧温度催化
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和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阐述了SO_4^(2-)/M_xO_y型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和酸中心形成机理,综述了SO_4^(2-)/M_xO_y催化剂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包括制备方法的改进、促进剂改性、载体改性等。指出今后应加强对固体超强酸催化机理、活性位的形成、酸位结构及表征的研究,并通过改性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卢兆有王洪国毛致远徐秉钺李光萍
关键词:超强酸固体超强酸酸催化剂
辽河老化油用破乳剂的制备及其破乳性能被引量:10
2018年
为解决辽河老化油破乳脱水困难的问题,在KOH催化剂条件下,以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聚合反应合成一类新型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考察了EO、PO质量比及起始剂与PO质量比对所合成破乳剂的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破乳剂的羟值、浊点、HLB值及水数。研究结果表明:起始剂、PO质量比为1∶149,EO与PO质量比为1∶2时所合成的破乳剂PTAE7的破乳效果最佳。浊点、水数及HLB值均受起始剂与PO质量比、EO与PO质量比的影响,PTAE7的浊点为27.8℃,水数为7.34,HLB值为6.62。在破乳温度85℃、破乳时间150 min、加剂量100 mg/L的条件下PTAE7破乳剂对辽河老化油的脱水率达95.28%,油水两相分离且界面清晰。
毛致远王洪国刘淼高婧徐秉钺周淑飞
关键词:破乳剂破乳性能脱水率老化油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的改性及表面张力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以破乳剂DLA和环氧氯丙烷经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DLAH破乳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宜合成条件为n(DLA)∶n(环氧氯丙烷)=1∶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w(催化剂)=1.2%。通过凝胶色谱测定了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产物。考察在不同温度下氯化钠、氯化钾存在时对破乳剂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呈线性增加,DLAH溶液表面张力逐渐减小;随着无机盐的浓度呈线性变大,DLAH溶液表面张力逐渐降低,且钠离子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强于钾离子。
王卓王洪国徐秉钺毛致远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转化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