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3D卷积视频分析的猪步态评分方法
- 2024年
- 【目的】猪肢蹄病是种猪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蹄疾病判断通常依赖人工肉眼观察猪只步态进行排查,存在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旨在实现自动化猪步态评分,高效判断猪只肢蹄健康状况。【方法】本文提出一种“端到端”的猪步态评分方法,在单头种猪经过测定通道时采集视频,并制作四分制步态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视频,设计了一种基于3D卷积网络的时间注意力模块(Time attention module,TAM),有效提取视频帧图像之间的特征信息。将TAM与残差结构结合,构建猪步态评分模型TA3D,对步态视频进行特征提取与步态分类评分。为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并实现自动化处理,本文设计了步态关注模块(Gait focus module,GFM),能够自动从实时视频流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合成高质量步态视频,在提高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结果】试验结果表明,GFM可以实时运行,步态视频大小可以减少90%以上,显著降低存储成本,TA3D模型步态评分准确率达到96.43%。与其他经典的视频分析模型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TA3D的准确率和推理速度均达到最佳水平。【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案可应用于猪只步态自动评分,为猪肢蹄病的自动检测提供参考。
- 吴振邦陈泽锴田绪红杨杰杨杰尹令
- 关键词:视频分析肢蹄病
- FTO基因多态性与杜洛克公猪生长性状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旨在分析肥胖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位点(g.400C〉G与c.46-139A〉T)与杜洛克猪群的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该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集了广东某猪场374头杜洛克猪核心群公猪的DNA样本,并测定杜洛克公猪的生长性状,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检测基因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TO基因g.400C〉G和c.46-139A〉T位点多态性分别与杜洛克公猪100 kg背膘厚、瘦肉率、饲料转化率、体高、体长等性状存在显著相关。g.400C〉G位点CC基因型个体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CG与GG型,瘦肉率显著高于后两者,GG型个体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CC型与CG型个体(PT位点AT基因型在体长和体高上均显著高于AA型和TT型(PG位点CC基因型是优势基因型,可用于背膘薄、瘦肉率高的新品系的选育,而GG型具有更高的饲料化率,有一定的潜在价值;c.46-139A〉T位点在体长和体高方面存在杂合效应,可为选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 全建平曾谨勇丁荣荣付帝生王兴旺吴珍芳杨杰黄翔刘德武郑恩琴
- 关键词:FTO多态性位点杜洛克公猪
- 面向边缘计算的轻量级母猪分娩识别模型
- 2024年
- 为实时监测母猪分娩过程并准确分析记录其完整产程的产仔数、产仔间隔和产程等信息,该研究运用知识蒸馏和剪枝,结合了ResNet50高准确率和MobileNetV3高检测效率的优势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网络。采用数据增强提高教师模型ResNet50对分娩特征的提取能力,通过掩模生成蒸馏(maskedgenerativedistillation,MGD)提高学生模型MobileNetV3-S对分娩关键区域的表达能力,并通过依赖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显式建模学生网络层间的依赖关系,结合分组耦合参数对学生模型进行剪枝。剪枝得到的MobileNetV3-S(MGD)_Prune参数量为0.74 M,在DELL OptiPlex微型机上检测速度为83.10帧/s,单栏视角测试准确度为91.48%,相比于ResNet50的检测速度提升了67.13帧/s,测试准确度下降0.98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单栏视角对监测母猪分娩更为有效,模型对于产仔平均间隔的检测误差为0.31 s,仔猪出生事件的平均持续时长检测误差为0.02 s,能够高效监测母猪分娩全过程。
- 尹令蒋圣政叶诚至吴珍芳吴珍芳张素敏杨杰
- 关键词:母猪分娩图像分类
- 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比较研究被引量:24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与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多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和性别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平均日龄约180天的30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DLY)和213头皮杜长大四元杂交猪(PDLY),按同一饲养标准饲养并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背膘厚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及pH、电导率和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进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DLY和PDLY的瘦肉率均大于55%、屠宰率均大于84%且变异系数均小于6.2%;与之相对的是,上述两种群体的电导率(24h)和滴水损失的变异系数均高于45%,提示通过品种内的选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两个品种的猪肉滴水损失,提高肉品质均一性;品种间的比较发现,PDLY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度均高于DLY(P<0.01),而DLY的屠宰率则优于PDLY(P<0.001);就性别而言,两品种阉公猪的宰前活重均高于母猪(P<0.01),而母猪的瘦肉率更高且背膘厚更低(P<0.001)。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PDLY和DLY的胴体瘦肉率与宰前活重和背膘厚均极显著负相关(|r|>0.45,P<0.001),而眼肌面积与眼肌厚度则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0,P<0.001);此外,PDLY和DLY的眼肌pH24h与滴水损失及电导率(24h)均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PDLY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整体上优于DLY,而DLY的肉品质则优于PDLY;性别方面,PDLY和DLY母猪的胴体性状种质资源特性均优于阉公猪;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猪肉pH有利于降低滴水损失,进而增加猪肉的观感和新鲜度。本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DLY和PDLY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认识,为今后商品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
- 丁荣荣杨明全建平杨林雪刘敬顺刘佳顾婷刘德武蔡更元吴珍芳杨杰
- 关键词:杜长大胴体性状肉质性状
- 基于神经辐射场的RGB图像点云重建多肉植物及尺寸测量研究
- 2024年
- 以多肉植物盆栽为研究对象,使用手持式RGB相机采集11个多肉植物盆栽的视频数据,通过将视频转换为图像帧、选取优质清晰图像帧、计算相机位姿得到含丰富信息的RGB图像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神经辐射场的多肉植物三维重建方法,根据实际场景提出新的射线采样策略,同时引入改进的图像修复模块与隐式模型重建点云方法,并根据点云重建结果提取多肉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冠围、凸包体积、叶长、叶宽和叶色共7个表型参数。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易测量的叶片数、株高、冠围、叶长和叶宽5个表型参数进行精度评估与误差原因分析,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32%、3.95%、4.95%、5.59%和9.5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6片和1.95、17.54、1.87、1.27 mm,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99、0.86、0.91和0.89。精度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表型参数能够准确、高效地反映多肉植株生长状态,充分发挥RGB图像新视角合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与三维点云重建技术的优势,实现多肉植株盆栽的表型参数高精度、非破坏性提取,能够为多肉植物的种植和养育以及为非固定、多视角的RGB数据获取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尹令陈招达蓝善贵杨杰杨杰黄琼
- 关键词:三维重建多肉植物尺寸测量RGB图像
- 不同品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商品猪胴体及肉质特性遗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对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准确评估,并分析不同杂交组合、性别对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同一批次杜洛克三元杂交猪203头,其中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118头,包含50头阉公猪和68头母猪;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85头,包含57头阉公猪和28头母猪。统一饲养至(110±5)kg,在同一屠宰场屠宰,并测其宰前活体质量、胴体净质量、眼肌面积、背膘厚、眼肌厚度等胴体性状指标和肉色、大理石纹、PSE(Pale,soft,exudative)值、电导率等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除瘦肉率以外的胴体性状均极显著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1),且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肉色主观评分、电导率、a*值也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5);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PSE值、剪切力均优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P<0.05)。就性别而言,阉公猪较母猪具有更高的背膘(P<0.01)和更低的瘦肉率(P<0.05);此外,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母猪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L*值(P<0.05),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阉公猪的大理石纹则显著高于母猪、且眼肌面积更小(P<0.05)。【结论】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整体上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而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的肉品质部分优于台系杜洛克三元杂交猪。就性别而言,上述2种群体母猪的胴体性状整体优于阉公猪。
- 全建平杨明丁荣荣杨林雪刘敬顺刘佳顾婷刘德武蔡更元吴珍芳杨杰郑恩琴
- 关键词:杜洛克猪三元杂交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