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29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理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护理
  • 2篇分裂症
  • 2篇病耻感
  • 2篇病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激...
  • 1篇蛋白酪氨酸激...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教育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治疗肺癌
  • 1篇日记
  • 1篇社会功能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杨娜
  • 3篇宫晓鸿
  • 3篇章艳
  • 1篇何杨
  • 1篇李为民
  • 1篇杨丽
  • 1篇黄雪花
  • 1篇徐莹
  • 1篇雷倩
  • 1篇陈海
  • 1篇喻红

传媒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例焦虑症并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
2015年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病人日益增多,其中以重症监护室(ICU)、外科最为常见。老年精神科疾病病人由于合并躯体疾病,导致其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频发;加上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增加了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杨娜
关键词:焦虑症多重耐药消毒隔离护理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伪rTMS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研究组予10 Hz rTMS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抑郁程度、自杀意念程度及认知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2组HAMD、SIO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自杀意念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杨娜黄雪花宫晓鸿汪燕萍肖艳
关键词: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心理干预
日记式心理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0
2020年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两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及Link病耻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CS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ink病耻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日记式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病人应对方式,降低其病耻感。
杨娜喻红章艳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病耻感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被引量:70
2020年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2组干预前后ISMI评分的差异。结果患者有抑郁,既往住院次数≥3次,病程>5年,生存质量差,BPRS评分≥35分,无家属照顾等ISMI标准分均较高(P<0.0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住院次数、病程、生存质量、BPRS评分以及无家属照顾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2组的ISM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因素较多,根据相关因素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自我病耻感,增强病耻抵抗能力,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提高积极应对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娜宫晓鸿章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靶向分子探针用于EGFR-TKI治疗肺癌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靶向分子探针技术通过在活体水平实现靶标蛋白分子分型的定性、定量检测,可将癌症的影像学诊断深入到细胞、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分子水平,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可有效提高癌症治疗效果。近年来,靶向分子探针在癌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应用广泛。其中,放射性核素类分子探针和光学类分子探针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靶向分子探针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肺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邓慧雷倩徐莹杨娜陈海黄日东何杨李为民
关键词:肺肿瘤分子探针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个案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个案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随访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半年及干预1年后,评估两组的MRSS评分、SDS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MRSS与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半年及干预1年后,个案组的MRSS与SD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组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水平及社会功能恢复,并可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章艳宫晓鸿杨丽杨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个案管理社会功能社区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