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莲花
作品数:
8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秀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刘瑞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成少娥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张同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刘粤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细胞
4篇
病毒感染
2篇
单疱性
2篇
单疱性角膜炎
2篇
新生儿
2篇
亚群
2篇
乙肝
2篇
乙肝病毒
2篇
乙肝病毒感染
2篇
外周
2篇
外周血
2篇
细胞亚群
2篇
淋巴
2篇
淋巴细胞
2篇
淋巴细胞亚群
2篇
酶链反应
2篇
膜炎
2篇
聚合酶
2篇
聚合酶链反应
2篇
巨细胞
机构
6篇
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8篇
李莲花
2篇
张秀华
1篇
刘粤梅
1篇
张同建
1篇
成少娥
1篇
刘瑞华
传媒
3篇
菏泽医学专科...
1篇
山东医药
1篇
现代诊断与治...
1篇
滨州医学院学...
1篇
济宁医学院学...
1篇
九江医学
年份
5篇
1998
2篇
1997
1篇
1994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孕妇及其新生儿HSV-2感染500例危险因素分析
1998年
近年来,在妊娠妇女中HS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有人统计HSV-2先天性感染率约为1.5%[2]。先天感染HSV-2可导致流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因此开展孕妇、新生儿HSV-2感染状况研究,了解有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优生优育,提...
李莲花
张秀华
张秀华
关键词:
HSV-2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孕妇
新生儿
菏泽地区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1997年
对菏泽地区46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乙肝病毒5项指标的检测,并与436例一般内科病人比较,结果显示精神病组和内科组的总感率分别为72.6%和56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精神病患者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其住院期间应加强对乙肝病毒感染的管理,在抗精神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乙肝的防治。
李莲花
曹瑞存
朱瑞丽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乙肝病毒感染
内科病人
高危人群
住院期间
6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脐血检测观察
1998年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传统的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法和ELISA法。我们近运用PCR技术诊断,并与ELISA法进行比较,分析有关资料,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1994年...
李莲花
刘凤鸾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
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诊断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
1998年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66例血清抗巨细胞病毒抗体IgM(CMV-IgM)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进行了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与CMV-IgM检测。结果显示,其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CMV-IgM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表明用PCR技术检测胎儿脐血CMV-DNA有助于巨细胞病毒(CMV)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
李莲花
刘粤梅
刘粤梅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巨细胞病毒感染
宫内感染
PCR与ELISA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的探讨
1997年
通过对204份血清标本HBVM与HBV─DNA的检测,发现HBVM中单项HBeAg阳性、双抗原阳性及大三阳者HBV—DNA的阳性率达100%,而三抗体阳性及HBVM五项全阴者的HBV—DNA也全部为阴性,提示两种检测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其他HBVM不同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HBV-DNA检出率,又说明PCR检测的敏感度较ELISA法为高,但又不能取代后者.
李莲花
张秀华
刘瑞华
成少娥
关键词:
ELISA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
HBVM
血清标本
抗原阳性
大三阳
门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1994年
门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张同建,李莲花(山东荷泽医学专科学校荷泽274030)门脉高压症系指由某种原因引起门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门脉压力升高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其次为特发性门脉高压和各种原因造成的肝前门静脉阻塞...
张同建
李莲花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药物疗法
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探讨外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单纯性角膜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法检测36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结果发现上皮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CD+3T、CD+4T数值较对照组略有减少,CD+8T数值稍增加,CD+4T/CD+8T比值下降。二者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说明上皮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轻度异常,基质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的CD+3T、CD+4T数值减少,CD+8T增加,CD+4T/CD+8T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李莲花
张秀华
关键词:
单疱性角膜炎
角膜炎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临床价值探讨
1998年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法检测36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发现上皮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CD3+T、CD4+T数值较对照组略有减少,CD8+T数值稍增加,CD4+T/CD8+T下降,二者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说明上皮型单疫性角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轻度异常;基质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的CD3+T、CD4+T数值减少,CD8+T增加,CD4+T/CD8+T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提示单疱性角膜炎的发病与单疱病毒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检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阐明其发病机理、判断病情与预后、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价值。
李莲花
肖爱云
张秀华
关键词:
单疱性角膜炎
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临床价值探讨
外周血
CD8^+T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