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琴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铝合金与镁、铜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 铝/镁、铝/铜复合构件因其性能互补优势在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异种金属物理、化学和物理冶金性能的差异,难以获得力学性能可靠和耐腐蚀性良好的焊接接头,异种金属焊接工艺制约了这类结构件的发展。本文首先在50...
- 张永琴
- 关键词:异种金属显微组织接头组织铝合金
- AZ31B/Cu在不同加压方式下的扩散连接
- 2017年
- 在加热温度520℃,保温时间20 min,分别采用间歇性梯度加压、梯度加压和恒定加压对AZ31B/Cu进行扩散连接,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三种加压方式得到的AZ31B/Cu接头均由焊缝区及镁基体晶界渗透区构成,其中焊缝区依次由α-Cu、Cu_2Mg、(Cu+Cu_2Mg)共晶、(Mg+Mg_2Cu)共晶、α-Mg组成,镁基体晶界渗透区由α-Mg和沿其晶界分布的Mg_(17)(Cu,Al)_(12)、(λ_1+Mg_2Cu+Mg)共晶组成。加压方式对焊缝区的宽度和α-Mg的晶粒尺寸及形态影响较大,间歇性梯度加压的焊缝区宽度最大,达1.97mm,α-Mg呈粗大的柱状晶和胞状晶;梯度加压时焊缝区宽度较小,α-Mg晶粒尺寸减小;恒压加压时焊缝区宽度最小,α-Mg呈等轴晶。
- 张永琴杜双明胡结
- 关键词:扩散钎焊显微组织
- 加压方式对铝夹层AZ31B/Cu扩散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017年
- 为了实现镁铜之间的可靠连接,以铝为中间夹层,在加热温度为500℃、保温时间20 min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压方式对AZ31B和Cu进行扩散焊接。利用SEM、EDS、XRD、显微硬度计、万能拉伸实验机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扩散钎焊接头包括钎缝区和镁基体渗透区两部分。间歇性梯度加压时,钎缝区厚度最大,达到0.56 mm,显微组织依次为铜侧条状A_(l2)CuMg化合物、均匀连续的层片状(α-Mg+Al_(12)Mg_(17))_(共晶)和(Mg_2Cu+α-Mg)_(共晶)、镁侧Mg_2Cu化合物,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71.67 MPa;梯度加压时的钎缝区厚度减小,显微组织中的条状化合物增多,共晶组织为菊花状(α-Mg+Al12Mg17);恒压时的钎缝区厚度最小,约为0.3 mm,组织以粗大的Al-Cu二元化合物和Al-Cu-Mg三元化合物为主,接头硬度最大,平均剪切强度降低至60.33 MPa。加压方式对钎缝区的厚度、共晶组织分布形态和接头的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间歇性梯度加压下接头的硬度最低,剪切强度最高。
- 杜双明杜晨张永琴马天洋胡结
- 关键词:扩散钎焊显微组织
- 一种焊接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保护装置,包括焊接平台、安装在焊接平台底部的支脚和焊接保护机构,所述焊接平台上表面具有开口部,且所述焊接平台上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焊接保护机构包括在焊接平台内腔填充的铜丝网和进气管,所述焊...
- 杜双明孔令明马天洋杜晨王芙蓉刘晓庆韩赟张永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