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望

作品数:2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文学
  • 3篇代文
  • 3篇当代文学
  • 2篇学语
  • 2篇译介
  • 2篇知识分子
  • 2篇中国现当代
  • 2篇中国现当代文...
  • 2篇文学思想
  • 2篇文学思想史
  • 2篇文学语言
  • 2篇文学制度
  • 2篇现当代
  • 2篇现当代文学
  • 1篇大众文艺
  • 1篇导师
  • 1篇地域文学
  • 1篇典故
  • 1篇典故翻译
  • 1篇东方化

机构

  • 15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5篇张望
  • 2篇王本朝
  • 1篇周睿
  • 1篇李国栋

传媒

  • 2篇顺德职业技术...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前进论坛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国际汉学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学制度、文学经典与文学思想史——王本朝教授访谈录被引量:4
2021年
一关于文学研究的“史学化”倾向张望:王老师,回顾您最近几年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我发现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方向:一个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重新释读,注重对文学文本、文学语言的揣摩;另一个则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的梳理与整合。相较于之前关注文学“外部”问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研究”,这两个方向的研究似乎都显得更为“内在”。这是不是您有意识地在对自己的研究做出某种调整呢?
王本朝张望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经典文学语言文学思想史文学文本
文学制度与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述史问题——王本朝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2019年
张望:王老师您好,此次访谈我想从您手边正在进行的工作谈起。听说您最近几年都在做您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研究",这是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这一话题新的思考与推进,那么我想请您先简单地谈谈您这个项目的构想。王本朝:"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这个研究话题应该是我十多年前建立起来的一个构想。
张望王本朝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思想史作家作品
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记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王本朝
2018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他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作为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全身心投入教学教书育人;作为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开拓进取、孜孜以求。
寇鹏程张望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知识分子市委博士生导师
《通远门》:地域文学的主体性意义及其问题
2017年
小说《通远门》以重庆方言、地域历史与地域元素符号建构了地域文学的主体性意义,但其表现出的语言阈限问题,地域、历史范式的固化演绎问题,以及地域元素符号化堆砌问题,却带来了地域文学的主体性危机,主要表现为接受主体性的相对回归、对象主体性的叙事限制以及创作主体性的意图迷失。地域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它敞开了地方语言的话语经验与生活经验,从而生成多样而又独特的文学经验与文学生活,使文学的主体性在地域文学之中真正地唤回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地域文学创作唯有不断克服问题,坚守人的主体性实现,才能真正创造出经典之作,才能实现审美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才能在文学创作中完成人的在场与回归。
张望
关键词:地域文学文学主体性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海外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从海外汉学、海外获奖和海外译介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海外因素。海外汉学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提供了理论启示与方法指导,海外获奖为当代文学带来了国际声誉并缓解了其经典化焦虑,海外译介则拓展了经典的传播空间,影响了文学经典的接受方式、身份认同与主体地位。
张望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汉学
论《大众文艺丛刊》对方言文学的推进策略
2020年
"方言文学"的问题与中国晚清以来的语言文学和社会政治变革深刻交缠。不论是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补充资源,还是组成"国语文学"的重要材料,抑或是"文学大众化"的有力武器,"方言文学"的概念边界、思维机制、审美价值与时代内涵,既要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学理性层面做出表述,同时又要与社会政治发展、民族国家建构做出协商。如果说晚清"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讨论还能更多地集中在文学语言的层面做出探讨.
张望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白话文学民族国家建构文学语言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分化与重组”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年
2020年11月1日-2日,中国鲁迅研究会2020年会暨"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分化与重组"学术研讨会在重庆西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文学院承办。会议开幕式由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王本朝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致欢迎辞,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孙郁做主题发言。孙郁回顾了鲁迅研究的历史与沿革,强调鲁迅研究应紧跟当下潮流、直面社会困境、思索人类生存、回应时代问题.
张望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鲁迅研究副校长社会困境
以《八阵图》为个案的跨语境中国古典诗典故翻译探微被引量:1
2017年
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古典诗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难点,其中尤以典故的翻译最为艰涩。本文试图从精准性、对应性、文化性几个角度切入,以杜甫《八阵图》诗典故翻译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语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样本展开个案研究,寻求在英语语境中更为适应的中国古典诗典故的译法的一些共同规律和科学教法。
周睿张望
关键词:典故英译
《大众文艺》创刊始末与郁达夫的精神坚守被引量:2
2017年
《大众文艺》的创刊始末与郁达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创办似乎是郁达夫"一时冲动"的产物,却实是郁达夫与鲁迅深思熟虑共同孕育的结果。《大众文艺》杂志的创办是对"五四"文学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立场的接续,同时又与《奔流》杂志形成互补,共同传递着郁达夫和鲁迅的"革命文学"主张。《大众文艺》的停办,可以视为郁达夫性格的决定,也可视为文学社团、文学论争、文学制度之间微妙互动的结果,停办《大众文艺》并不意味着郁达夫精神的变节,相反是他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无声守候。
张望
关键词:大众文艺五四精神知识分子立场
4D电影:技术悖论、效能错位与本体异变被引量:2
2016年
4D电影技术是一种自我矛盾、自我破坏、自我虚饰的异化技术。观影角度与触觉特效、观影距离与空间特效、观影快感与技术效能的错位,造成了艺术体验的官能性障碍,阻挠了审美快感的生成,甚至打破了电影苦心积虑想要营造的"白日梦"幻觉。4D电影的出现并非是技术理性发展的结果,而是后现代语境下对感官体验、游戏体验、震惊体验过度追求的结果。当前4D电影的本体论构成还处于异化的特殊形态,尚未找到自身的合法化依据。
张望李国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