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延年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土壤有机
  • 4篇偏最小二乘
  • 4篇偏最小二乘回...
  • 3篇有机碳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光谱
  • 2篇样本集
  • 2篇有机质
  • 2篇土壤有机质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地理空间数据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数据
  • 1篇地理信息数据...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区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支持向量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6篇卢延年
  • 5篇陈奕云
  • 3篇刘艳芳
  • 2篇郭龙
  • 1篇焦利民
  • 1篇姜庆虎
  • 1篇胡珊
  • 1篇宋玉玲
  • 1篇许刚
  • 1篇刘以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武汉都市区绿地破碎化格局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被引量:36
2015年
基于武汉都市区1989年、2001年和2013年三期Landsat影像,选取景观格局指标反映绿地破碎化程度;利用梯度分析刻画绿地破碎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城市扩张的时空响应。景观格局指标总体特征表明:在城市扩张压力下,都市区绿地面积比例由82%减少为62%,绿地景观破碎度明显上升。梯度分析表明:1989-2013年,各缓冲带上建设用地比例逐年上升,而绿地面积比呈下降趋势;主城区建设用地破碎度下降,高破碎区向三环线外转移;耕地破碎度在各缓冲带上逐年上升,且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耕地破碎度降低;而林地破碎度略微下降,城市扩张对主城区外土地利用景观影响加剧。关联分析表明:城市扩张强度向主城区外推移加速,耕地破碎度变化强的区域向三环线外转移,而林地破碎度变化强度呈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城市扩张在数量、格局及强度方面与绿地破碎化格局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焦利民肖丰涛许刚卢延年
关键词:绿地
基于地类分层的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校正样本集的构建被引量:11
2016年
以江汉平原滨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本为例,比较了基于目标土壤理化性质的浓度梯度法、扩展的基于多种理化性质的综合法(P-KS)、基于光谱信息的KS法、最邻近样本去除法(reduce nearest neighbor samples,RNNS)法和基于浓度分层并结合光谱信息的C-KS、C-RNNS法,基于地类分层再结合上述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层次土壤信息代表性的校正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具有单一代表性的浓度梯度法、KS法、RNNS法难以建立适用模型;具有光谱与理化性质二元代表性的C-KS方法模型预测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deviation,RPD)为1.66;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后,浓度梯度法、RNNS法与C-KS法模型预测精度有明显的提升,RPD分别达到了1.84、1.51、1.75,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说明具有多层次土壤信息代表性的校正集构建方法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的适用性具有较好作用。
刘艳芳卢延年郭龙肖丰涛陈奕云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回归
一种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模型校正样本集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有机质光谱反演模型校正样本集构建方法,首先记录和测量实验区土壤样本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土壤理化组分含量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构建土壤可见‑近红外光谱‑理化组分含量‑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基于多元信息的...
陈奕云卢延年郭龙刘以胡家蒙胡珊
文献传递
结合高光谱信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统计模型被引量:19
2017年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以及回归克里格分别构建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模型,选取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标准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结合高光谱信息,且同时考虑残差空间结构的回归克里格模型表现优于其他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617,RPD为1.614。鉴于土壤光谱信息同时还具有测定简单、省时、无损等优点,因此土壤光谱是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插值的理想辅助因子。
刘艳芳宋玉玲郭龙陈奕云卢延年刘以
关键词:土壤光谱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偏最小二乘回归
江汉平原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优选被引量:8
2014年
研究探讨了贫瘠地区低有机碳含量条件下,不同光谱预处理与建模方法用于土壤有机碳估测的最佳组合,对贫瘠土壤属性信息快速获取和精确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不同利用条件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结合包括Savitzky-Golay平滑(SG)、一阶导数(FD)、多元散射校正(MSC)在内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用于估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建模方法预测精度差异明显,PLSR和SVMR的预测结果优于MLR和PCR;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预测精度亦有较大影响,表现为MSC>FD>SG;基于FD和MSC组合预处理的SVMR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好,R2=0.84,RPD=2.50,满足土壤有机碳的预测。有机质含量大于2%并不是建立优质模型的必要条件。
卢延年刘艳芳陈奕云姜庆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光谱预处理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
顾及样本空间信息的土壤有机碳光谱估算模型研究
针对当前土壤有机碳近地高光谱估算建模过程视土壤样本为化学样本,忽略其空间信息的问题,提出空间化的土壤有机碳近地高光谱估算模型框架,并以该框架为基础,选取江汉平原滨湖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近地高光谱信息和样本空间信息...
陈奕云郭龙卢延年刘耀林
关键词:土壤偏最小二乘回归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