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虎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致密
  • 3篇甜点
  • 2篇一体化
  • 2篇油层
  • 2篇裂缝性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油层组
  • 1篇盆地
  • 1篇重力流
  • 1篇拗陷
  • 1篇颗粒流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层序
  • 1篇层序地层
  • 1篇层序地层学
  • 1篇长8油层
  • 1篇沉积相
  • 1篇沉积相研究
  • 1篇成藏

机构

  • 4篇中国石化

作者

  • 4篇刘小虎
  • 3篇梁承春
  • 2篇吴锦伟
  • 2篇王代国
  • 2篇梁臣
  • 2篇何学文
  • 2篇冯永超
  • 2篇李嘉瑞
  • 1篇吉园园
  • 1篇杨帆

传媒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井震藏一体化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甜点识别与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局部断裂发育,同时基质储层厚度小、物性差,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严重制约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的增储上产。为进一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准确刻画油气富集与高产甜点,联合钻完井...
吴锦伟梁承春王治磊刘小虎李嘉瑞梁臣何学文王代国冯永超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HH12井区沉积相研究
2017年
红河油田HH12井区长81油层组沉积微相变化快,储层展布复杂,为油田后期进一步的注水开发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岩心、测录井、地震相标志入手,识别主要沉积相类型,划分沉积亚相和微相,建立沉积模式,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1段并非三角洲沉积体系,而是三角洲前方的浅湖至半深湖的风暴-重力流沉积体系。将研究区长81段划分为四种岩相:风暴-风浪丘状-波状层理粉细砂岩相、滑塌-碎屑流近平行-变形层理砂岩相、颗粒流块状砂岩相、浊流-液化流鲍玛序列粉细砂岩相,识别出与之对应的四种沉积微相类型:风暴沉积、滑塌-碎屑流沉积、颗粒流沉积、浊流-液化流沉积,重新绘制工区沉积微相图。
刘小虎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沉积相
井震藏一体化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甜点识别与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局部断裂发育,同时基质储层厚度小、物性差,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严重制约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的增储上产。为进一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准确刻画油气富集与高产甜点,联合钻完井...
吴锦伟梁承春王治磊刘小虎李嘉瑞梁臣何学文王代国冯永超
红河油田长_8致密油成藏机理及“甜点”模式被引量:16
2016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8油层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低,与盆地中部、北部同类油藏相比,勘探开发效果较差。为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条件的研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认为,中期成熟油在生烃超压驱动下,向下连续充注进入同期致密化的邻近砂体,形成低丰度致密砂岩岩性油藏,油水基本不分异,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运动产生了多组断裂,改造调整了原生油藏,原油在局部浮力驱动下沿高角度裂缝进行垂向、侧向运移调整,直至上倾方向裂缝消失或闭合,聚集形成较高丰度次生油藏。建立了长_8油层组7种次生油藏"甜点"模式,明确了盆缘构造区致密砂岩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勘探和开发方向。
梁承春刘小虎林清申杨帆吉园园
关键词:成藏机理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