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苗
- 作品数:7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盐胁迫对朴树和速生白榆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6年
- 以1年生的朴树和速生白榆幼苗为试材,采用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分院34.6‰的地下天然盐水配制所需盐水浓度,定期定量浇灌,使土壤分别达0(CK)、2‰、2.5‰、3.5‰和5‰的含盐量,各处理胁迫45d后测定其生长量(地径、苗高)、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对朴树和速生白榆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其耐盐能力。结果显示:(1)整个盐胁迫过程中速生白榆的生长量较朴树高,但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朴树幼苗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速生白榆幼苗则低于CK呈下降趋势。(2)朴树和速生白榆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与朴树相比速生白榆的F_o、F_m和F_v/F_m下降不明显,但在>2.5‰盐胁迫下速生白榆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较朴树增加更明显。研究表明,朴树叶绿素含量在每个盐胁迫浓度下均显著高于速生白榆,但在大于2.5‰浓度胁迫下速生白榆的荧光参数变化较朴树占优势;在非环境胁迫及较低盐胁迫条件下(≤2.5‰),朴树较速生白榆具有更好的光化学性能,但在较高盐胁迫条件下(>2.5‰),速生白榆光合参数及荧光参数较朴树变化稳定,能更好的适应盐胁迫环境。
- 周丹丹刘德玺李存华陈苗苗刘桂民杨庆山李永涛
- 关键词:朴树盐胁迫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
- 黄河三角洲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不同林分类型对盐碱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植被恢复和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未造林盐碱空地为对照,选择盐碱地3种林分类型(白蜡、柳树、杜梨)为对象,运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样地0~60 cm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贮水能力以及渗透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与未造林空地相比,白蜡、柳树、杜梨3种林分样地的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盐量、容重分别降低了63.33%、59.46%、50.37%和7.59%、5.70%、3.16%,而平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0.64%、6.10%、4.22%和2.56%、9.52%、5.36%,且中上层(0~40 cm)明显优于下层(40~60 cm);不同林分类型在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方面以白蜡林最佳,杜梨林最弱;土壤持水、贮水性能在不同林分类型和各土层间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优于空地,其中白蜡、柳树、杜梨3种林分类型的0~60 cm土壤平均饱和贮水量分别为空地的1.11、1.06和1.04倍,与空地差异显著(P <0.05);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均能用回归方程进行高精度拟合,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及平均入渗速率大小均表现为白蜡林>柳树林>杜梨林>空地,且与空地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黄河三角洲区营造不同类型人工林均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物理状况,提升盐碱地土壤质量,今后在该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可考虑采用白蜡树种造林。
- 李永涛魏海霞魏海霞杨庆山王振猛王莉莉杨庆山刘德玺
-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盐碱地黄河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对3种不同林龄(8a、6a、3a)柽柳人工林进行研究,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林龄柽柳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着林龄的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8a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高于3a林地(P<0.05)。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微生物数量中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8a林地的微生物数量、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3a林地(P<0.05),8a林地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6a和3a(P<0.05)。从土壤剖面看,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増加而递减,且表层土的各指标与深层土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微生物中除真菌数量与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指标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它均与土壤有机质、养分达到显著正相关。土壤磷酸酶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其它3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 李永涛王振猛王振猛陈苗苗刘德玺
- 关键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 基于因子分析的盐碱地人工林土壤改良效应评价──以黄河三角洲为例被引量:7
- 2017年
- 在滨海盐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是改良盐渍土壤的重要手段。对黄河三角洲4个人工林及对照空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均能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土壤质量,降低土壤容重、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且各理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情况为:白蜡(1.223)>杜梨(0.686)>柽柳(0.307)>盐柳(-0.107)>空地(-2.108)。
- 刘桂民陈苗苗李长贵刘德玺杨庆山魏海霞王霞杜振宇
-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改良主成分分析黄河三角洲
- 不同人工林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探讨人工林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林龄8年的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未造林空地为对照,对各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种人工林均能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理化特性。与对照空地相比,人工林的平均土壤容重、含盐量、pH值分别降低了4.8%,44.4%,2.5%,平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6.0%,4.7%;(2)不同人工林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碱化度的影响效果各异,其碱化度大小依次为:柽柳(27.4%)>杜梨(23.3%)>对照(19.5%)>白蜡(16.0%)>盐柳(13.3%)。
- 陈苗苗刘桂民刘德玺杨庆山杜振宇魏海霞王霞周健李存华
- 关键词:人工林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黄河三角洲
- NaCl胁迫下外源钙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广泛分布的芦苇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a Cl(0,50,100,150,200,300 mmol/L)和Ca Cl2(0,5,10,20,40 mmol/L)来分别模拟盐胁迫和外源钙,研究了盐胁迫、外源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各处理间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与对照呈显著递减趋势,而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单一Ca Cl2处理下,中低浓度(<20 mmol/L)的外源钙对芦苇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外源钙(40 mmol/L)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盐胁迫条件下,芦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随外源钙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盐害率呈相反趋势,其中以Ca Cl2浓度为10 mmol/L时缓解效果最佳,而当Ca Cl2浓度在20 mmol/L时,芦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到40 mmol/L时降到最低值,此时相对盐害率达到最大值,盐害加深,而此后随着盐胁迫的加剧,下降趋势更明显。综上所述,在潮上带盐碱化湿地恢复中,外源施用一定浓度的Ca Cl2,其中以10 mmol/L浓度为宜,可以有效促进芦苇在盐碱条件下的萌发。
- 李永涛陈苗苗王振猛刘桂民王莉莉刘德玺
- 关键词:NA外源钙芦苇种子萌发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柽柳、杜梨、盐柳、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未造林荒地为对照,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荒地相比,各人工林平均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77.89%、76.47%、757.74%、32.76%、30.13%;土壤中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荒地分别提高了47.09%,11.52%,41.07%,76.00%;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蜡(0.777)、杜梨(0.694)、柽柳(0.572)、盐柳(0.436)、荒地(0.030)。
- 刘桂民陈苗苗李存华杨庆山刘德玺杜振宇周健李永涛李长贵
- 关键词:盐碱地人工林黄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