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珠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gp64基因遗传多态性及进化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gp6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进化特点,掌握BmNPV在广西蚕区的流行和传播情况,揭示BmNPV种群维持遗传多样性的模式与机制。【方法】对20株广西BmNPV毒株的gp64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根据gp64基因构建遗传进化树及绘制毒株流行分布图,并比对不同毒株的致病力。【结果】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存在3种情况(1590、1593和1599 bp),分别编码含529、530和532个氨基酸残基的GP64蛋白。20株广西BmNPV毒株与标准参考T3株的gp6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6%~99.2%,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6.4%~99.6%。在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近N端分别出现GCG缺失和GCGCCG/GTGCCG插入突变,发生核苷酸替换突变的位点数目在13~28个,但大部分为同义替换,对编码蛋白的三聚体空间构象无明显影响。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编码蛋白的N-糖基化位点为3~4个;除GXZS株外,所有毒株的O-糖基化位点均为2个,且预测位点一致。基于gp64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几乎所有的广西BmNPV毒株聚类于Clade Ⅰ分群,其又被分为2个主要亚群(Sub-clade Ⅰ和Sub-clade Ⅱ);而几乎所有的国外参考毒株聚类于Clade Ⅱ分群。广西蚕区的BmNPV流行分布呈集中性与分散性并存;GXUA株对四龄和五龄起蚕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3.3和3.1,而GXZZ株对四龄和五龄起蚕的LD_(50)分别为5.5和5.3,说明GP64蛋白糖基化位点较少的BmNPV毒株表现出较弱的致病力。【结论】广西BmNPV毒株gp64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其信号肽区出现明显变异,发生同义突变的频率较高,形成较独立的进化分群,毒株间的致病力差异可能与GP64蛋白糖基化位点不同有关,说明广西BmNPV毒株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BmNPV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陈慧珠龙羽燕屈达才徐开遵朱方容陈朝蓉梁湘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遗传多态性进化分析致病力
- 广西BmNPV病毒株hr5序列和gp64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可引发家蚕血液型脓病,给蚕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BmNPV也作为良好的外源基因表达材料应用于现代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等方面。...
- 陈慧珠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糖蛋白遗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天然富硒烤烟品种的筛选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大田试验,对28个烤烟品种进行天然富硒筛选,结果分析了不同烤烟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结果表明:(1)云烟203、云烟205、NC82、NX0917、K326、云烟100和云烟109的富硒能力较强,湘烟三号和云烟99的富硒能力最弱。(2)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上来看,不同品种的烤烟对于重金属的吸收效应是不同的,含量较少的是云烟205、毕纳一号和湘烟三号;Cd含量最少的是云烟98、云烟99、云烟109;Cr含量最少的是云烟205和MS云烟87;对于重金属As来说,除了云烟99、粤烟98、NC82和湘烟三号之外,其他品种对于As的吸收效应没有明显差异。总的来说,云烟205和K326有较强的富硒能力,同时对于重金属的吸收不敏感。
- 陈慧珠贾海江沈方科师奕琳鲁婷
- 关键词:烤烟品种硒含量重金属
- 广西种植的12个桑树品种的枝条DNJ含量差异及生产季节性变化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测定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中的DNJ含量,研究12个桑品种在生产季节1~5月龄桑枝条种间和月龄增长对桑枝中DNJ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半年生产季节中1~5月龄12种不同桑品种间桑枝条DNJ平均含量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其大小顺序为强桑1号(1.203 mg/g)>桂桑优12(1.175 mg/g)>桂桑优62(1.028 mg/g)>粤桑11号(1.022 mg/g)>桑特优2号(1.015 mg/g)>沙2×伦109(0.945 mg/g)>伦教40(0.903 mg/g)>农桑14号(0.895 mg/g)>粤椹大十(0.878 mg/g)>桂桑5号(0.849 mg/g)>桑特优1号(0.722 mg/g)>桂桑6号(0.561 mg/g)。不同月龄桑枝条中DNJ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4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385 mg/g)>3月龄桑枝条DNJ含量(1.032 mg/g)>5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909 mg/g)>2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746 mg/g)>1月龄桑枝条DNJ含量(0.594 mg/g)。显示桑枝条DNJ含量随着枝条生长月龄不同差异很大,其含量随着枝条月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4月龄时含量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 陶程崔秋英朱方容邱长玉林强陈芳陈慧珠屈达才
- 关键词:桑枝
- 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明施用不同的硫、磷水平对烤烟烟叶硒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205为材料,采用二元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试验方案,测定了烤烟烟叶及地下部硒含量、土壤pH、地上部生物量。【结果】旺长期时,施加KH_2PO_4 4.33 g/kg、(NH_4)_2SO_4 1.45 g/kg,对烤烟旺长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处于协同作用的,其他处理中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是拮抗作用。而对于成熟期,施加KH_2PO_4 8.65 g/kg、(NH_4)_2SO_4 5.81 g/kg,对烤烟成熟期的硒的吸收量是协同作用,而施加KH_2PO_4分别为15.39、6.8、10.73、7.69 g/kg,(NH_4)_2SO_4分别为0、3.62、8.33、4.17 g/kg时,硫磷营养对烤烟富硒的效应为协同作用。两个时期烤烟地下部的硒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地上部硒含量相比,成熟期的烟叶硒含量要比旺长期的高。另外,单施磷营养比单施硫营养的烤烟有更高的富硒促进效应。【结论】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富硒的影响因烤烟的生育期及不同器官而异。在实验设计的磷硫用量范围类,磷硫交互作用对烤烟的硒含量增加为正效应。
- 张宏旺张得平陈慧珠石保峰贾海江首安发唐新莲鲁婷沈方科
- 关键词:烤烟磷硫硒生育期
- 用于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LAMP引物组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LAMP引物组及其试剂盒,该引物组包括外引物、内引物及环引物,外引物F3和B3、内引物FIP和BIP及环引物LF分别具有序列表SEQ.ID.No.1至SEQ.ID.No.5的碱基序...
- 梁湘屈达才李俊陈慧珠卓秋红龙羽燕
- 文献传递
- 桑树主要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桑树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多糖、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活性物质提取是药理作用研究的关键和后续药品与健康食品开发的基础。通过对桑叶、桑枝中总黄酮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花青素、芦丁,桑叶多糖、桑枝多糖,总生物碱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为这几种活性物质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 陶程朱方容李秋捷彭梦媛陈慧珠屈达才
- 关键词:桑树活性成分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建立针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为生产现场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Bm 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为扩增靶标,分别设计5组内/外引物和5条环引物,根据扩增效率筛选最佳引物组合;优化LAMP反应条件,并进行LAMP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使用羟基萘酚蓝(HNB)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色观察,对简化样品处理的条件进行摸索。【结果】使用环引物后LAMP对Bm NPV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7 fg/μL,检测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且反应时间缩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对靶标DNA扩增具有特异性,对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其最低检测限是常规PCR的100倍。在反应前加入HNB,结果易判断且能减少交叉污染。感染家蚕血淋巴进行100℃煮沸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LAMP反应,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降低了检测成本。【结论】针对Bm NPV建立的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快捷、可靠的特点,适合用于生产现场的Bm NPV感染早期诊断。
- 梁湘李俊陈慧珠卓秋红龙羽燕屈达才
- 关键词:家蚕血液型脓病LAMP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