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宁
-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1例先后累及多处主动脉瘤的病例讨论
- 本文分析了一例先后累及多处主动脉动脉瘤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特点。本病例临床表现复杂,首先表现诊断腹主动脉瘤,但在规范治疗后腹主动脉瘤消失。在随访的过程中,主动脉表现为瘤样扩张,TEE表现为升主动脉瘤合并管壁异常增厚,...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赵绵松梁刚柱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病理机制超声诊断
- 1例先后累及多处主动脉动脉瘤的病例讨论
- <正>病史简介患者刘XX,56岁男性(2012年),因'腹痛,腹泻,消瘦1个月,加重伴发热5天'入院。2008年9月患者突发左中腹持续性胀痛,不伴恶心、呕吐、腹泻及血便,无发热,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均可自行缓解。200...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赵绵松梁刚柱
- 关键词:主动脉瘤病例讨论颞浅动脉
- 文献传递
- 颈段胸导管超声对TIPS分流道失功能的预测价值
- 刘勇赵晓宁王萤萤
- 颈段胸导管的高频超声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正常成人颈段胸导管检查方法及其正常值,为诊断颈段胸导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78例健康志愿者沿左颈静脉处进行高频超声观察,观察颈段胸导管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依次于3个位点(弓部、干部、末端)测量内径,并...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
- 关键词:高频超声胸导管
- 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相关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57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134例)、60~69岁组(140例)和≥70岁组(483例),分别对年龄、性别、疾病、再发脑梗死、死亡、心源性死亡及颈动脉超声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70岁组患者脑梗死、再发脑梗死及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60岁组和60~69岁组;且前者首次及再梗死时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组和60~69岁组,再梗死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首次梗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年龄≥70岁患者。对老年患者及其合并冠心病者应重点防治。
- 李毓萍王慧宇刘颖萍李卫刘勇刘芳赵晓宁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疾病年龄因素
- 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 刘勇罗小云赵晓宁王萤萤张欢
- 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相关性的超声分析
- 目的:探讨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中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发病情况,并进一步探讨IVCS与左下肢深、浅静脉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2008-2011年对326例非血栓性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行双髂血管检查,详细测量右...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张福先张昌明罗小云
- 关键词:功能评价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腔内治疗后随访
- 刘勇王萤萤赵晓宁
- 外周血管超声的教学难点与规范化培训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超声教学中的难点及规范化教育模式,提高血管超声教学效果。方法:在血管超声教学中注重对血管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着重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强调全面扫查。建立"上下游"观念,建立健全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并在教学中进行双向教学,反馈循序渐进提高学员诊断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结果:超声诊断在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多种措施综合应用措施可以推进外周血管超声教学。结论:教学模式革新、提升教学质量、规范化培训是血管超声诊断教学的关键。
- 刘勇文哲赵晓宁王萤萤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的超声再认识
- 刘勇赵晓宁王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