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越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WAO法处理有机废水中进水浓度的影响
- 2012年
- 以色度是125万倍的有机废水为处理目标,在反应温度180℃、氧分压3.0 MPa的条件下,分别以1 000、2 500、4 000、5 500、7 000 mg/L的进水浓度,用湿式氧化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浓度为4 000 mg/L时,COD去除率最佳,随着进水浓度的上升或下降,COD去除率向两端递减;脱色率随进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浊度去除率随进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进水浓度越高,其pH值也就越高,随反应时间的增加,pH先升高后降低。
- 许越张小强张永利
- 关键词:湿式氧化有机废水进水浓度
- 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稀土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实验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对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催化剂的制备采用等量浸渍法,以Cu、Fe为催化剂活性组分,Ce、La为催化助剂,制备多组分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分构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助剂Ce、La提升了催化剂Cu-Fe的性能,催化剂Cu-Fe-Ce-La=1∶1∶1∶1的性能更优一步。
- 许越王庆雨张永利林尚将
- 关键词:稀土金属催化剂浸渍法湿式氧化
-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混凝剂的筛选及复配
- 2010年
- 采用正交试验,对高浓度有毒有害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预处理。对单组分混凝剂进行筛选,通过处理垃圾液COD去除率进行评价,得出单组分最佳用量为1 250 mg/L(PAC)、1 500 mg/L(PFS)、50 mg/L(PAM)。对3种混凝剂进行双组分及多组分的复配,确定复配的最佳剂量比值为PAC/PFS/PAM=1︰1︰1。实验结果表明,复配的混凝剂比单组分混凝剂的垃圾液预处理效果明显提升。
- 余文腾许越张永利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混凝剂COD去除率
- 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处理的共沉淀型催化剂研制
- 2012年
- 实验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对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共沉淀方法,以Cu、Fe为催化剂活性组分,Ce、La为催化助剂,而制备多组分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分构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综合对催化剂性能的评定,活性以水样的脱色率表示,而稳定性以原子吸收对组分的溶出浓度来表示。通过现代测试技术FT-IR、XRD、原子吸收等的测定,对催化剂性能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双组分催化剂Cu1Fe1的性能优于单组分的Cu或Fe催化剂,而Cu-Fe-Ce-La=1∶1∶1∶1的性能更优一步。
- 张永利许越张锦川
- 关键词:共沉淀稀土催化剂湿式氧化
- “化合物命名连连看”学习型游戏软件的开发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之前开发的"沉淀连连看"记忆游戏软件中的某些缺陷进行改进,并筛选另一初中知识点开发出"化合物命名连连看"学习型游戏软件,此游戏软件具有清晰整体框架,和良好可操作性。
- 郑楚萍衷明华许越吴锦伟
- 关键词:中学化学无机化合物C#
- 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2012年
- 实验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对甲基橙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催化剂的制备采用等量浸渍法,以Cu、Fe为催化剂活性组分,制备多组分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组分构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组分催化剂Cu-Fe的性能优于单组分的Cu、Fe催化剂。在甲基橙浓度为0.238 g/L、反应总压力为2.5 MPa、反应温度为180℃、搅拌速度为500 r/min、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废水处理的脱色率达96%。
- 张永利刘顺隆王庆雨许越林尚将
- 关键词:浸渍法过渡金属催化剂湿式氧化
- “沉淀连连看”记忆游戏软件的开发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初次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为了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提出将化学知识与计算机游戏相结合的构想。开发出中学化学知识记忆游戏软件之一"沉淀连连看"知识记忆游戏软件,此游戏软件整体框架清晰、稳定,可操作性良好。
- 郑楚萍许越吴锦伟衷明华曾嘉敏林曼莎
- 关键词:计算机游戏中学化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