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静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阳经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治疗中风
  • 1篇中风
  • 1篇少阳经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研究
  • 1篇头痛
  • 1篇推拿
  • 1篇推拿治疗
  • 1篇偏头痛
  • 1篇子午流注
  • 1篇流注
  • 1篇纳甲
  • 1篇经穴
  • 1篇经穴特异性

机构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唐宏亮
  • 2篇王开龙
  • 2篇林静
  • 1篇庞军
  • 1篇甘炜
  • 1篇莫巧明
  • 1篇林华胜
  • 1篇朱元元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推拿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枢经特异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推拿少阳经、阳明经、太阳经、非经非穴治疗偏头痛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少阳经推拿组、阳明经推拿组和太阳经推拿组分别在相应经脉上进行推拿,非经非穴推拿组在少阳经旁开1寸处进行推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评价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少阳经组各条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均前减缓(P<0.05),阳明经组R-MCA、R-ACA、L-A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缓(P<0.05),太阳经组R-ACA、L-ACA、LPCA、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缓(P<0.05),非经非穴组RMCA和R-P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缓(P<0.05);少阳经组治疗后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其他3组低(P<0.05);4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少阳经组与其他3组比较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幅大(P<0.05)。结论:推拿少阳经穴位较推拿阳明经、太阳经和非经非穴能更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和临床症状,初步论证少阳经治疗偏头痛具有特异性。
唐宏亮林静金瑞勤庞军莫巧明甘炜王开龙林华胜
关键词:偏头痛推拿少阳经血液流变经穴特异性
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治疗中风研究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199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发表的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治疗中风临床研究,按Cochrane Handbook5.1.0标准对所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临床研究,31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与非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进行比较:总有效率、痊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及95%CI分别为:[Or=2.85,95%CI(2.17,3.73)]、[Or=1.61,95%CI(1.15,2.26)]。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在治疗中风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要高于非子午流注纳甲针刺法,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林静黎丽群朱元元王开龙唐宏亮
关键词:针刺子午流注纳甲中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