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职业多环芳烃暴露人群尿中生物标志物浓度水平被引量:3
- 2015年
- 多环芳烃类化学物质因为其被熟知的致癌性而一直备受关注,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一的接触生物标志物并不能完全代表暴露者体内的暴露水平。本研究就1999年以后15年间报道的职业环境中接触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工人尿中接触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重点对其浓度水平进行描述,为职业环境中多环芳烃类化学物质暴露的生物学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 王德杰孙治涛杨超王炳玲逄淑涛逄增昌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非职业暴露人群尿中多环芳烃接触生物标志物浓度水平被引量:5
- 2015年
- 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长期暴露具有潜在致癌性,而单一的接触生物标志物并不能完全代表暴露者体内的暴露水平;有关职业暴露人群中多种接触生物标志物已多有研究,而一般人群暴露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自2000年以后14年间报道的一般暴露人群尿中PAHs接触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重点对主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浓度水平进行描述,为一般环境中PAHs类化学物质暴露的生物学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 王德杰孙治涛杨超王炳玲逄淑涛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环境暴露
- 卡培他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制备海藻酸钠(SA)包覆卡培他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杂化物形成微球,并分析其性能。方法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卡培他滨-LDHs的纳米杂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卡培他滨-LDHs/SA中卡培他滨的含量,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LDHs和卡培他滨-LDHs纳米杂化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卡培他滨释放速率。结果 SA微球呈透明胶状;而SA/LDHs微球呈乳白色球状。30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微球表面形态,微球整体呈椭圆球状;1 000倍SEM观察的微球表面形态,加入LDHs后微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可明显看出LDHs的片状结构。卡培他滨-SA/LDHs纳米杂化物微球、SA/LDHs微球具备LDHs、SA微球的特征。LDHs/SA在003峰(11.59°)处有明显的峰,SA的特征峰(31.38°、45.57°)比较明显。在37℃下pH=7.2缓冲溶液中卡培他滨的释放情况:在微球释放的前100 min为卡培他滨在卡培他滨-SA/LDHs纳米杂化物微球中的快速释放阶段,释放率达到了80%;在之后的200 min内卡培他滨释放完成了缓慢释放阶段,释放率达到了95%;而未包覆SA的纳米杂化物的快速释放时间为50 min,释放率为67%,在100 min内完成缓慢释放,释放率为80%,释放不完全。在37℃下pH=2.2缓冲溶液中卡培他滨的释放情况:对比卡培他滨-LDHs纳米杂化物在30 min内卡培他滨的释放率达到98%,50 min内完全释放,药物在卡培他滨-SA/LDHs纳米杂化物微球中缓释性能与物理混合LDHs和卡培他滨相比更好。卡培他滨在微球内释放的前100 min是快速释放阶段,释放率达到90%,在之后的230 min内完成了缓慢释放阶段,释放率达到98%,随后达到平衡,卡培他滨完全释放。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卡培他滨-海藻酸钠/LDHs微球可以控制卡培他滨在酸性条件下的缓释速率。
- 于红卫孙枫林杨超
- 关键词:共沉淀法海藻酸钠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旨在对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铝的测定的数学模型,分析测定过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最终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水样中铝的含量为0.16 m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1 mg/L。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饮用水中日常样品中铝的测定。
- 王军安乾安乾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铝饮用水不确定度